“残健交融”是举办残运会的最终理想
12月12日,视障儿童何宇轩(左二)在开幕式上深情地将脸颊贴在国旗上。当日,2010年亚残运会开幕式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在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半个月之后,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今晚在广州开幕。这是亚残运会第一次与亚运会统一在一个城市举办,广州亚残运会也由此被视为是亚洲残疾人体育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而实现“残健交融”的社会环境则是这次盛会的最终理想。
广州亚残运会是继2008年北京残奥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届世界大型残疾人运动会。过去这两年,正是中国残疾人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这建立在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给予更为理解、关爱的基础之上,北京残奥会的举办对此产生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这也是大型残疾人运动会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中国残联副主席、本届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团长吕世明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残疾人运动会与健全人的竞技比赛在社会意义上有着本质区别。举办残疾人运动会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运动会这个载体,既让残疾人增强自信、发现自我价值,又能让健全人更为平等地看待残疾人群体,最终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交融的社会生活。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办,推动中国社会“残健交融”的发展进程提速,此次广州亚残会的举办,无疑将进一步加快中国社会实现“残健交融”这一美好理想。
“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州亚残会的举办,是中国社会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写照。”亚洲残奥理事会主席阿布扎林近日表示。
中国残联的信息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达到“十五”期间的2.75倍。中国残疾人在就业、生活保障、教育等方面的条件得到改善的速度之快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不过,对于中国残疾人来说一个更重要的改变是观念上,吕世明表示:“过去5年,也是中国残疾人群体加快融入社会生活的5年。残疾人的自信心更强了,更多的人开始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健全人则以更加平等的视角去看待残疾人,对残疾人有了新的认识,‘残健交融’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促使这些社会变化发生的催化剂正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吕世明说:“因为北京残奥会的举办,使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更多的残疾人也开始走向运动场,通过体育运动,他们发现很多困难并非不能克服,残疾人的生命、生活同样可以很精彩。”
在中国很多城市,当城市无障碍化设施改造大举进行的同时,助残志愿者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这形成了一个社会实现“残健交融”理想生活的基础。
今天,广州亚残运会的开幕又一次使残疾人群体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正像吕世明所说,通过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获得了沟通的最佳渠道,最终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迈向更美好生活的理想。
本报广州1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