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断了行业院校找不着北
“因行业而生,因行业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大批行业高校应运而生。这些高校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度满载荣耀与辉煌。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大批工业部委被撤并,部委直属高校中的绝大部分被划归地方政府或直属教育部管辖,逐步形成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时代的发展与隶属关系的改变,加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得行业特色型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划转院校目前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现实之困
对于今天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来说,划转之后面临的现实是:原行业部门对它的政策和经费支撑力度弱化;它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减少,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也随之降低。
“原来学校领导都是由各个行业部委直接任命的,划转之后,院校和行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长安大学校长马建表示,“行业学校和其他类型的学校不一样,一个实验室的建立就要很多钱,这和综合型大学的实验室不太一样。”由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多是工程类学校,人才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不少与会代表普遍感到,行业“输血量”减少,“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了”。
“划转之后,一方面,行业对学校没有责任了,即使有人脉关系,国有企业想给钱也给不了,没有拨款渠道和方式,私营企业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可持续。”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
“谁的责任谁来担,谁的孩子谁抱走。行业和学校的关系体制上没有保障,企业没积极性。企业给你钱,每一分都是要审计的,国有资产流失怎么办?”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的一番话道出了企业的无奈。
“有些企业不把对学校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去实习他们不要,只能通过人情关系来联系,没有制度保障。”在宁滨看来,怎么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特色型高校自身也面临着发展困境。东北林业大学向论坛提交的论文中列举了林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学科门类求齐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特色优势被削弱,学科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不均衡,基层学科被冷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高,难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据南京理工大学提交的论文分析,行业院校原先可以享受到很多政策上的资源,特色学科的建设几乎不用参与社会竞争,但与行业脱钩之后,不能享有独占行业资源的地位,而综合型院校逐步涉及了行业领域,导致行业院校的学科特色被弱化。
“我们的发展,首先应当由国家来定位”
近些年,中国高校都在喊特色办学,但是对于现阶段不少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特色”到底是什么,学校将如何定位?没有清晰的答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不少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了追求规模发展,纷纷增设专业,追求外延式发展;有的大学追求综合化发展,对传统特色专业进行了不科学的调整、撤销,这些都导致了学校自身定位的迷失。对此,不少代表认为,政府对高校的定位应当先行。“行业高校的发展首先应当由国家来定位,定位之后给予相应的支撑。”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说。
不少与会代表建议,比照“985工程”或“211工程”,设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工程”,把这些学校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根据国家、行业以及高教发展的不同需求,对三类行业特色高校(教育部管理、地方政府管理、行业部委管理)进行分类投入、分类管理。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财力投入和政策支持
“按学生人头拨款的机制,导致部分高校不断地扩张规模。”不少与会代表认为,与综合型大学相比,行业高校的学生规模较小,在国家拨款上往往吃亏,因而必须改革与学生规模挂钩的单一拨款机制。
此外,他们呼吁,国家在对各类经费分配时,能给予一定的倾斜。“例如,加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设立行业特色型大学专项基金,结合‘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行业特色型高校给予重点扶持。”
“行业管了我们这么多年,虽然我们划出去了,但是我们还是脱离不了它。”一位代表的话道出行业特色型高校对“母体”的深深眷恋,也透露出继续“承蒙厚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