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经济生活
浙师大志愿者:

让放学的孩子不再“流浪”

张文羽 本报记者 董碧水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老师,这个题目怎么做?”

    “老师,我的作业写好了,帮我检查检查。”

    每到放学时分,在浙江省金华市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开设的“爱心四点半”里就热闹了起来,在这个不足50平方米的房间里,30多个孩子或埋头认真做作业,或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辅导。

    被孩子们称做老师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校志愿者总队“爱心家教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杨思岭社区这个“爱心四点半”里,年轻的志愿者们已整整坚持了8年。

    孩子放学了,可家长还不能下班,孩子们去哪里,回家能否安心写作业,是许多上班一族的家长们最为惦记、也是双职工家庭最为困扰的事情。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上课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小学一般在下午4点至4点半左右放学,而家长则要到5点半甚至6点才能下班回家。杨思岭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根英说:“这一个半小时的‘真空期’,让很多家长伤透了脑筋。”

    为解决家长们的难题,社区与浙师大志愿者总队合作,社区提供场地,师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建起了“爱心四点半”,免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直到家长来接。志愿者小施说,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为止。

    “爱心家教团”成员是来自浙师大各个学院的优秀志愿者,自成立以来,8年间,每个星期一、三、五下午,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爱心四点半”,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一起聊天、学习、玩游戏,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孩子放学后可以在这里看书、写作业,还有大学生辅导功课。”育才小学2年级学生刘玲的妈妈说,自己如今一身轻松,可以安安心心上班,下班再把孩子接回家,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浙师大志愿者总队还邀请来自美国的外籍教师为社区的孩子们带去地道的美国英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易拉罐,制作奥运五环,学习奥运知识。在学校支持下,他们还推出各种创意课堂,把各种新奇的科普仪器带进课堂,为孩子带去快乐。

    一位姓王的孩子说,自己非常喜欢来这里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老师也会认真地教我们,“过节的时候老师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知识竞赛,让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能得到一份小礼物,增长大家的知识。”

    “在这里工作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跟小孩子在一起很开心。”王怡雯是浙师大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她说,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很有可能走上教师的岗位。在“爱心四点半”做辅导老师,既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浙师大团委书记王珩称,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为社会带去优质服务、提供各种帮助的同时,也能很好地磨练自己,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如今,浙师大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金华市的多个社区,“爱心家教”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为了保证辅导质量,浙师大志愿者总队也和一些社区约定,为孩子们一对一地配辅导老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