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里好人多
在和平年代里,长治人民秉承“太行精神”,不畏艰险、万众一心,将上党老区建设成了一个“天蓝地绿人和气”的新长治。
在建设和谐文明新长治的过程中,这里走出了连续十一届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等一批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身后长治涌现出许许多多道德模范人物,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长治好人”。
把残疾孩子当亲人看
12月的长治天气寒冷,但长治市壶关县光照助才特教中心(以下简称“特教中心”)的教室里却暖意融融。10多名残疾、智障的孩子正在这里上课,有的在学习汉字,有的在算数学题,有两位老师随时提供一对一辅导。
因患先天性下肢瘫痪,“正规幼儿园不愿意收、父母没时间照料”的陈皓君12岁那年被送到刚成立不久的特教中心,一直待到现在。刚来特教中心时,陈皓君识不了几个字,也不愿与外人接触,但如今见到记者时,他有礼貌地向记者问好,用漂亮的毛笔字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创办这所学校的阎光照今年27岁,是一名大学毕业生。5年前,他从师范学院毕业,想在家乡创办一所幼儿园。在走访中,他发现很多身有残疾、智障的儿童正规幼儿园不愿接收,因而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决定创办一个全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
考虑到这些孩子的家庭为医治他们的疾病已负债累累,阎光照只收取很少的费用。为了办学,他几乎花光了父母辛苦攒下的积蓄。办学初期屡屡受挫,他经常跑到山上一个人偷偷地哭,但为了这些孩子,他坚持了下来。从2005年成立至今,这所特殊学校先后接收了残疾、智障儿童100多名,经过悉心的照顾和教育,如今已有半数能生活自理。
“我觉得自己没干什么,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些孩子,把他们当亲人看待,通过教育使他们能生活自理,最好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阎光照说。
曾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申竟,原是长治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从2003年开始,她先后收养了45名孤儿和贫困家庭的儿童,自费创办了申竟救助贫困失学儿童教育中心,并倾其所有为孩子们提供生活资助,直到2006年10月在为孩子们奔走筹款的路上因车祸失去生命。
申竟和阎光照的事迹激发了长治更多的“热心人”,如今,在当地政府和团委的帮助下,阎光照成立了一家小型的福利助残厂,安置残疾人到福利厂就业,实现了“以残养残”。申竟去世后,那些孤儿和失学儿童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茁壮成长。
做群众需要的人
在“长治好人”名单中,很多人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职工,他们所做的好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品德和精神让人赞叹。
龙晓霞是长治市平顺县苗庄镇的一名基层司法助理员,常年奔走在太行山深处,从事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在工作中,龙晓霞发现山区的村民法治意识淡薄,她就义务在农村进行普法宣传。办黑板报,开农民夜校,发宣传资料,她还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法律宣传,在她的努力下,苗庄镇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还有更多默默无闻地“长治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2005年开始,长治市区出现了好几支“爱心车队”,车队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在“七一”期间,免费接送老党员、老红军去旅游景点观光。“爱心车队”的一员,出租车司机牛建民说:“我虽然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但也想多做好事帮助他人,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乡亲们需要的人。”
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加入了“爱心车队”,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长治出租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车、打击坏人坏事的报警车、照顾孤寡老弱病残的爱心车。
让更多人愿做好人
宋卫国是长治潞安集团的一名工人,因看到全国各地时有矿难发生,他自费到全国200多起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成因调研和安全志愿宣传,成了一名安全志愿者。18年来,他在煤炭企业、社区学校义务进行了700余场的安全志愿宣讲,自费印制了70余万份安全宣传资料,并向群众发放。
每次赶往事故现场,宋卫国都会自带干粮在路上充饥,为了省钱就在候车室、矿山过夜。因常年将收入用于安全志愿宣传,宋卫国家里目前使用的还是一台21吋的旧电视,从身上穿的衣服到生活日用品,他购买的物品几乎全是处理品。
“长治好人”的志愿精神感染了青少年,很多“80后”、“90后”也纷纷行动起来争做好人好事。创办于2007年的“洗刷刷”公益会,最初只是长治七中几名高中生成立的一个校园学生组织,但几年来,“洗刷刷”公益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常年接力式照顾紫金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给社区的老人带来了欢笑。如今,“洗刷刷”公益会已有学生志愿者200余名。
共青团长治市委书记光宇航说,“看起来刷刷碗、扫扫地的活儿很轻松,但能坚持4年很不容易,‘洗刷刷’公益会的学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90后’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精神。”
长治市委书记杜善学认为,“一个文明的城市就是要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通过弘扬优秀的道德传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让好人受到尊重,让更多的人愿意做好人。”
巍巍太行山、红色老上党、文明新长治。行走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无不感觉到,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天蓝地绿人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