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3周年
警报声中,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代表以及专程来宁的外国友好人士共约5000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3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
南京市民付兆增站在人群前排,他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参加集会。“每年我都会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他用手比画着大腿上一条长约8厘米长的伤疤告诉记者,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城以后,烧、杀、抢……南京城陷入一片火海。母亲抱着当时只有1岁多的付兆增站在自家门前,被冲进巷口的两个日本兵用机枪射伤,付兆增的二姑当场遇难。子弹擦过了付兆增的大腿和母亲的腰部。
77岁的佘子青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现在他是纪念馆的志愿者。佘大爷平素身体不佳,有心绞痛,在悼念仪式开始前还服用了救心丸。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在悼念仪式上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警策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事实表明,中日两国走和平、友好与合作之路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米哈切尔夫·米哈伊尔在悼念仪式上发言。他说:“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中,有些史实是不允许被遗忘的。1937年12月发生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余红代表南京市民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号召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呼吁人们“决不能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重演!让世界持久和平!”
1989年出生在南京的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史 说,早在南师附中就读时,他就曾经参加过烛光纪念等类型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活动。即使不是纪念日,他也常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年轻一代是不会忘却的,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震撼。”今天,史 组织了本校的50名同学,作为大学生代表前来参加悼念活动与和平集会。
出席悼念仪式和集会的各界人士向遇难同胞敬献花圈,并放飞和平鸽。少先队员代表和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老人共同撞响了“和平大钟”。
据了解,今天南京市民还分别在普德寺、北极阁、燕子矶、中山码头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所在地设立分会场,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