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成试验区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林晖 刘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添新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13日表示,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彭森在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此前发改委批复的8个国家级试验区试点主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等,这是首次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彭森强调,“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先行先试、锐意突破,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新路子。”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山西总采煤120亿吨,用满载煤炭的火车首尾相接,可以绕地球三圈。”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介绍,尽管山西煤炭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粗放型的、初级化的资源型经济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20位以后。”
同时,高强度的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目前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国土面积的1/8。”
彭森表示,由于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中央将赋予山西“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权”。同时,目前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有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政策,可以优先在山西进行移植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