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广州市民关注过残疾人
本报广州12月14日电(记者林洁 实习生韩欢)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近62.6%%的受访者平时留意过身边的残疾人,约15.7%%帮助过残疾人,而长期坚持下来的仅占9.4%%左右。记者今天获悉,该协会有多个服务总队与残疾人结对开展服务,但由于专业和数量有限,他们呼吁更多热心市民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在今天举行的“欢聚·分享·共赢”座谈会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获得者宋玉红告诉记者,广州的志愿者在助残扶残服务中表现出的专业水准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在广州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启智学校了解到,很多志愿者在该校的服务都超过了100小时。志愿者服务前要插卡,卡上都标明具体时数,“很规范”。另外,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也很好。宋玉红表示,会把在广州学到的这些经验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清亮的眼神、真诚的微笑、贴心的服务,让每一位接受过帮助的人感到非常温暖。广州志愿者,有你们,有爱!”金晶说,广州的助残志愿工作“很专业”。残奥会冠军、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杨静表示,可爱的志愿者和、善良的广州市民让广州的助残服务触手可及,让广州成为一座爱心都市,让生活在广州的残疾人对生活更有信心。
座谈会后,全国自强不息好青年代表团向共青团广州市委、亚残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赠送了“志愿广州文明标杆”锦旗。“广州特殊儿童艺术发展慈善基金”也宣告成立。该基金在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捐资赠物给特殊儿童。
亚残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部长、团广州市委书记王焕清表示,成立该基金是为广州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促进特殊儿童的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
据悉,通过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无障碍设施已遍布广州公共场所,包括1130公里的盲道、961辆无障碍大巴和各种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以方便残疾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