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像采蜜,采得越多酿得越多
甘肃省临洮县第三中学的“红云图书室”
甘肃省临洮县第三中学
图书室成为学校最热闹的地方
从西北工业重镇兰州出发前往永登县,与省城兰州相距80公里,这里却是另一番情景,贫瘠的土地,村民好奇地张望我们的车辆。在大同镇镇政府下车后打听大同镇初级中学的位置,步行约半个小时后到达山脚下,再爬上一座山坡,一所学校掩映在山丘中。
这就是永登县大同镇初级中学。
这所学校处于深山之中,周围除了山之外,就是一条铁路,而学校所在地大同镇也是永登县贫困乡镇。“书对孩子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红云图书室的图书大部分为自然科学类,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书籍。”大同镇初级中学校长杨正中说。
今年上初三的孙爱萍至今还记得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的内容,神奇的海底世界对于在黄土地上生活了15年的她来说是很向往的。6岁的弟弟一有时间就缠着她,让她讲故事,她将书中的故事情节一段段念给弟弟听,不知他是否能听懂,只是不住地点头,她读过的这本书来自红云图书室。
孙爱萍,这个农户家的孩子从小就爱读书,但苦于无书可读。她还记得上小学时的一次经历,在她的苦苦纠缠下,父亲用自行车载着她到20多里地远的县城新华书店,花20多元买了两本作文书,这差不多是这个家庭10次赶集的花费。红云图书室中《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三言二拍》……孙爱萍看得眼花缭乱,从此一头扎进书海里,在那里她大开眼界,窥到知识殿堂的一角。
大同镇初级中学图书管理员施俊才说,其实学校原来也有个图书室,但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起来的,图书也只有几百册,大多是别处淘汰下来的旧书,有些甚至已经发黄变烂。说是图书室,其实是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房间里有五六个书柜,书几乎没有几本是完好无损的,图书室从建成那天起就因为缺乏图书被闲置。
永登县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大同镇初级中学的情况,在永登县农村初级中学中普遍存在,有的初级中学仅有数百册藏书,而且品种单一,大部分破损严重。施俊才说,大同镇初级中学500多名学生,读课外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2009年,红云集团捐赠的300本图书运到学校时,大同镇初级中学派学生搬运,许多学生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有课外书看了。施俊才成为这所学校图书室的“总管”,但这所初级中学的图书数量仍显严重不足。
在施俊才看来,红云图书室是这所规模不大学校的珍贵财产。由于学生借阅量大,一轮下来,许多学生阅读不到自己想要看的书。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每个班由班长和学习委员将学生需要的书名记下来,由他们分别领回去交给学生,然后轮流阅读。
上初二时,孙爱萍就将四大名著看完了,她认为在学校里看书非常方便。而她的同学贾元娜对红云集团捐赠的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励志图书非常喜欢,书里的主人公对光明的期待让她很受感动,她认为,以后在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地面对,不能被困难压倒,每次读完一些内容后,她都会与班上的好朋友马彩虹一起分享书中的快乐。她还喜欢看中国奥运冠军历经风雨磨难,努力进取的故事。她和班上的同学都爱读书,希望以后能经常读到“红云图书室”捐赠的各类好书。
红云集团捐赠的图书到校后,施俊才“经营”的图书室成为学校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学生都挤在这里借书、看书。学校里的图书馆,每天下午对学生开放。
别人捐赠什么书,学生就看什么书
回访中笔者注意到,很多学生看书多集中在科普、科幻类图书,由于受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的影响,他们对文学书籍阅读兴趣一般,而该校学生的阅读缺乏相应的引导,学生选择书时受书名影响大,缺少理性思考。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农村初级中学人均图书库存量为25册,按此计算,大同镇初级中学的图书缺口为万余册,对于经费并不宽裕的农村初级中学来说,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施俊才说,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许多班上仅有个别学生有购买杂志或名著的习惯,更多的学生只是阅读武侠和言情小说,其中也不乏不知名的读物,由于这些读物不是正规出版社印刷的,没有刊号,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反而会将学生引入歧途。
针对这种现状,去年学校提倡和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后情况有了改善,而地处永登县山区的学校,众多因素制约学校发展,该校学生学习刻苦,喜欢阅读,但学校缺少图书,学生的课外读物主要来自社会捐赠,也就是说别人捐赠什么书,他们就看什么书。
校长杨正中说,学校在永登县排名前五位,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极缺音、体、美教师,学校缺少软件器材和专业型老师,学生在上音乐、美术、体育课时,基本上都是自习。如果能有支教老师,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而在学校图书室里除了红云集团捐赠的图书外,多是80年代出版的旧书,内容陈旧过时,学生们不爱看。
学生任雯霞说,她对航天科技类图书兴趣很大,但能翻阅的资料却少之又少。自从学校里有了红云图书室后,她一有空就来借阅。以前让她头疼的作文,现在成了最喜欢的课程,通过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永登县教育局编撰的中学生优秀作文集中收录了任雯霞写的《365份爱的平方》一文。
与大同镇初级中学的学生相比,临洮县三中学生读书环境相对较好,说到读书的氛围,由于在学校寄宿,午休和夜晚都有很充裕的时间,不少学生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该校位于临洮县太石镇通往县城的公路边,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但书的缺乏一样困扰着老师。
谈起红云图书室,临洮县三中图书管理员郑学燕深有感触,红云集团捐赠的图书中有一套《图说天下》,不仅学生爱读,连老师也爱不释手。她希望今后能赠一些茅盾、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书。在这里,中外名著是学生必读的书。
临洮县第三中学校长王邦福说,“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较大,正如鲁迅所讲,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可因为没书可读,如今农村的孩子已经无处‘采蜜’了。”红云图书室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话语中充满了对图书捐赠方的感激。
如今,临洮三中高二理科班的张亚运再也不用为读不到课外书而发愁了,因为红云图书室让他如愿以偿读到很多他想看的书。《世界奇观》让他看到了每个国家建筑的不同风格,《智慧背囊》中的益智内容让他很受教育,从中理解一些人生道理。他认为,对自己以后做人、做事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王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