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晋江明天更美好
2010-12-16

        

    人工湖景区规划设计图

        

    梅岭组团民俗文化区规划设计图

        

    在晋江农民工子弟学校西坂学校就学的学生课间做游戏。

    林熙摄

        

    今年以来,晋江市持续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植树237万余株。

    郑翔摄

        

    晋江一企业新招收的上千名外来务工人员在上岗前参加军训。

    林熙摄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晋江专区开通、多家企业自主运营电子商务中心成立,越来越多的民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涌现。在拥有“中国鞋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等众多与传统产业美称的福建晋江市,电子商务产业正在壮大,并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即便是这样,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人才匮乏。”计划一年投资5000万元打造属于自己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客户)平台的张建锋感叹道,电子商务发展之势固然迅猛,但因为城市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不齐全、人居环境不理想,“许多电子商务人才兴致勃勃地来了之后,又摇摇头,去别的地方发展了”。

    遭遇同样苦恼的不只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许多传统企业也面临因为城市环境不理想导致的人才难留甚至工人难招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晋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容量已逐渐无法适应晋江企业扩张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年,晋江大打“城建牌”,将2010年作为“城市建设年”,在合理拆建、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政策发力 经济稳增

    晋江综合经济实力多年来稳居福建县域之首,位列“全国十强”。今年以来,除了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晋江市政府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总体思路,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帮扶企业发展:

    ——力推企业改制上市。去年新增7家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新增6家,目前上市企业已达30家。

    ——力推企业技改。去年实施企业技改项目32个,完成年度投资9.72亿元。今年正盯紧、落实80个重点技改项目,确保年度投资超26亿元;分行业抱团参加国际知名机械装备展览活动,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引进适用技术。

    ——力推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抢占行业标准话语权和技术制高点。今年以来,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29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累计15家),累计共有6家企业主导8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35家企业参与44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17家企业参与30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力推电子商务。建立了全国首家县级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晋江专区,出台专项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目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晋江会员企业,已达1300多家,正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动企业拓展网上市场。

    ——力推企业设立销售中心。引导企业把委托加工、贴牌生产和商贸环节产生的税收留在晋江。今年前10个月,142家企业销售中心纳税2.38亿元,增收1.09亿元,比增84.14%。

    ——力推企业精益管理。围绕解决企业粗放管理和经营问题,以精益管理为导向,以成本控制和流程再造为重点,发动行业协会牵头,政府适当补助,面向制鞋、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等行业,选择若干家企业,引入高端管理咨询机构,推动企业精益管理。

    ——力推企业创牌。新增6件中国驰名商标、2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31件泉州市知名商标,新增隆上超纤、好来屋食品等9家企业9项福建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共有国字号品牌120项,其中,中国驰名商标93项(国家工商总局认定24项)、中国名牌产品企业24家,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家,中国出口免验企业1家。

    ——专题研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扶持、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全市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今年来累计帮助1946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1.36亿元;推行股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累计为20家企业贷款2.28亿元;设立全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恒诚小额贷款公司),截至9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98笔、15.8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多管齐下,今年晋江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1~9月份,晋江预计实现GDP587.98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1.4亿元,增长21.2%;财政总收入70.08亿元,增长22.73%;地方本级收入31.91亿元,增长20.92%;用电量85.1亿千瓦时,增长13.08%。

    人居环境 改善提升

    张建锋是地道的晋江青年,对于晋江这几年的发展,他深有体会。出生于做外贸生意家庭的他,早早就走过多个国家。正是基于对外贸市场的深入了解,他才决定,要自己做一个B2C的电子商务平台——快易拍,专门在互联网上销售晋江生产的鞋、服装,“这是大势所趋”。

    创业之初,张建锋从外地招聘了一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他业务很棒,但是在这里呆了不到一周,因为觉得生活环境不好,与想象出入太大,就辞职了”。现在,张建锋只能将眼光着眼于从公司内部慢慢培养一些电子商务人才,“但即使这样,还是怕他们有一天会跑到厦门或者泉州去”。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普通劳工的招收上。万代红光电照明有限公司是晋江唯一一家做光电照明的外销企业,这两年,在农民工流动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管理人员明显感到招工难。“招工难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企业不是没订单,而是不敢接订单,人手不够,不能交货,我们怎么敢接。”副总经理高希元说。

    高希元认为,该企业招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从扩大生产企业搬到新开发区后,配套设施不齐全,农民工在这里生活不便利。“刚搬过来时周围甚至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要走很远才有一家餐厅。”高希元说,现在有些改观,不过还有大量配套工作要做。

    对于张建锋、高希元这些企业管理者来说,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城市环境直接影响到能否留得住人。晋江轰轰烈烈地开展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也是在于此——这是一个关乎人才引进培养、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工程。

    据晋江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庄剑泓介绍,近年来,每年都会有因为在晋江无法享受到齐全的配套、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而离开晋江的人才,“其中也有一些是好不容易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年来,已有20多名高层次人才离开晋江,“当然,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调到同一集团的外地公司任职”。

    庄剑泓说,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不像大企业那样,有雄厚的资金能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最好的生活保障,只能给他们提供与别的城市的企业相当或者稍好的待遇,但从人居环境上一对比,人家就不会选择晋江”。

    “人居环境不改善,很多人才来了之后摇摇头都会走。”庄剑泓认为,现在晋江推进城市建设工程,就是要通过改变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让更多人才流向晋江、留在晋江。

    根据晋江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统计,今年新增赴晋江工作的外地人中,80后、90后占到一半以上。“这些年轻人现在的诉求跟以前的老一辈大不一样。”庄剑泓说,他们不但要更好的工资待遇,而且对生活质量、业余活动要求很高,如果配套跟不上,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且,年轻人流动性更强,甚至有旅游打工者,如果在这个地方呆着觉得不舒服,他们会很快转向另一个城市。”庄剑泓分析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建设具有很长远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每个市民的共同追求,而城市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据晋江市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正是奔着宜居的目标,晋江城建在完善配套设施上,从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以路带动区域连片发展,重点推进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七大交通项目,着力打造现代交通体系,全面拓宽城市发展空间,起到支撑引领城市发展作用,至今共投资约13.37亿元。

    二是以生态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强力推进第二轮“全民动员,绿化晋江”和市区高强度绿化工作;重点推进八仙山公园、罗裳山生态公园、晋南污水处理厂、苏厝支流清淤、建筑垃圾填埋场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如规划建设人工湖、生态公园、民俗生活体验区等公共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增加市民休闲活动空间;新建、扩建一批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满足市民教育需求,配足、配齐教育基础设施,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这样的城市建设,首先受益的其实是企业。”张建锋说,不管是从客户来企业接触时的印象,或者是从留住人才的角度考虑,城建必然会给晋江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正是相信晋江的城建如此如火如荼是企业的财富,张建锋现在放弃了将公司搬到厦门的想法,“明年,我打算投资1000万元,专门建厂房,在晋江长久干下去,相信人才也会很快上门并留下来”。

    而位于晋江开发区管委会附近的万代红公司也慢慢摸清工人的需求,今年以来,虽然用工仍有缺口,“为此可能错过了200多万美元的订单”,但接下来,除了自己想办法留住老工人,万代红也希望能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中享受到优质的生活环境,“让工人在工作之余过上好生活,最终留在晋江”。

    城市建设 全力推进

    为了扩大规模,许多晋江企业现在都在物色新地块,打算将生产车间、厂房移到他处。在需求日渐旺盛的背景下,晋江正在加快推动经济开发区“一区九园”的建设步伐,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域。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一区九园”各种版本的规划设计图中,SOHO大厦、超市、酒吧、信息中心、酒店、餐饮、娱乐、旅馆……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这些园区大多是还未开发的,我们要将这些地方打造成为有品位、有吸引力、能留住企业的现代园区。”开发区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年8月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启动“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力求在加快发展上取得突破。

    开发区建设是晋江打好“五大战役”的重点内容。晋江市“大干150天,全力实施‘五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晋江已累计完成开发区拓展提升战役项目投资25.3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4.43%。

    据晋江市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在此轮城建高潮中,晋江全面推进梅岭、滨江、青阳、安海、内坑、金井、城北“七大组团”以及道路交通和生态环境“两大体系”建设,总投资约1000亿元,总用地6万亩,需要拆迁700万平方米。

    现在走在晋江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城市建设人人参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等标语。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晋江城市建设基础薄弱、底子较差,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人居环境质量和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地企业家和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

    今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泉州“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借助这股东风,晋江市确立了“一手抓经济转型升级,一手抓城建大干快上”的发展战略,把2010年作为晋江“城市建设年”,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在今年2月20日印发的《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10年“城市建设年”活动的决定》中,晋江这样定位“城市建设年”的总体目标:以构筑城市平台功能为中心,集中全力,迅速掀起城市建设新高潮,推动一大批城建项目快速落地,确保晋江城市面貌有显著变化,尽快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

    在《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江市大干150天全力实施“五大战役”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有一半篇幅对城市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全力实施总投资630.9亿元的46个城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7.43亿元、下半年计划投资56.51亿元)。

    晋江市各部门紧紧围绕“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按照“全市一城”理念进行晋江总规修编及相关控规、修规、城市设计的编制,调整、完善了城建领导体系、投融资机制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并策划推出“七大组团”、“两大体系”建设。

    在晋江城市建设的“七大组团”中,梅岭组团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成片项目,工程涵盖绿洲公园、人工湖景区、湖滨城市综合体、万达城市综合体、湖光西路石鼓路片区商住区等8大项目总用地规模近7300亩,拆迁房屋面积达198万平方米。

    城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在一线干部的认真动员下,从3月23日启动前期工作,7月8日开始征迁协议签订,截至目前,梅岭组团已全部完成民房签约工作。此外,该项目还通过引进万达等一线品牌企业参与开发建设,致力于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打造晋江城市建设新标杆。

    而在“城市骨架”——道路体系的建设上,晋江同样下了大工夫。据了解,该市重点推进29条交通市政道路建设。其中,双龙路东拓、世纪大道南拓、陶东路、泉州环城高速晋江段和火车站疏解公路、沿海大通道陈埭外线、晋江大桥市区连接线鹏青路至省道308线等6条在建城市主干道,总长约65公里,征地7437.1亩,拆迁建筑面积104.9万平方米,总投资100.8亿元,将于明年年底前相继完工。

    在大拆大建的同时,晋江市也在努力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深度治理包括石材、陶瓷、电镀、涉铅、制革、漂染、造纸、食品等重污染行业,年底前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完成15个市区沟渠和近海水域环境整治项目;确保5年植树造林4万亩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晋江已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植树造林237万株。

    为保证城建快速推进,晋江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各项目办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成立一个或若干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市领导牵头负责,配足配齐工作人员,明确各工作组短期的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突破瓶颈 生机盎然

    为了留住人才、扩大城市容量、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让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一个“新晋江”呼之欲出。

    一个崭新的晋江不仅包括了新外部硬环境,还包括政策、文化等新的内部软环境。今年以来,在城市建设大规模开展的同时,晋江也将软环境的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制定了一系列的传统产业升级支持政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谐用工制度等。“这些政策也是晋江寻求新发展的载体。”晋江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庄剑泓说。

    晋江以传统产业立市,但现在这些传统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坎。作为销售渠道升级的重要载体,电子商务成为晋江传统产业的一个突破口。看准这一趋势之后,晋江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以官方身份,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扶持晋江传统产业销售渠道升级。

    晋江市商务局副局长庄跃进介绍说,电子商务这一新交易渠道将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展示公司的产品信息,还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类贸易机会和全球采购商信息的服务,并享受平台贸易撮合团队提供的贸易撮合服务”。

    “尤其是对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种扶持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庄跃进说,相比于赴境外参展,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节省出行成本和宣传费用的同时,能更及时地获得更多的市场动态信息,从而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目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晋江专区已经发展金牌会员企业1000多家,累计有近千家企业在晋江专区发布上万条的有效产品信息和十多万条的有效供应信息,专区访问总量已达1000万次以上,日均访问量达3万次。晋江企业通过晋江专区国外客户意向成交近2亿美元。除了直接为企业销售创建新型平台、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晋江还为企业引进高级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晋江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进驻晋江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人员,省级及以上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等人才可以申请认定为高层次人才。

    根据规定,这些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多达6项优惠政策:子女择校择园就读,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落户,购买经济适用房,创业科研启动经费补助,高层次人才津贴。例如,高层次人才在晋江工作期间,享受高层次人才津贴(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标准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每人每月补贴10000元;进驻晋江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人员,每人每月补贴4000元,并免费借用一套不少于120平方米的住房;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或国家级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补贴1200元;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或省级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500元。

    “自去年年底至今,虽然有20多个高层次人才离开晋江,不过我们又引进了50多个高层次人才。”庄剑泓说,现在,这些规定还在继续进一步完善中,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各种补贴、优惠,“好让他们真正安心在晋江研究、工作”。

    而在关乎整个晋江传统产业的用工问题上,晋江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度也在加大,先后在教育、卫生、医疗、住房、权利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在这个方面,晋江有多个“率先”:在福建率先取消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借读费”,保证外来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福建率先设立企业欠薪保障调剂金制度和欠薪举报奖励制度……

    晋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说,在营造和谐用工环境方面,晋江围绕“加强劳动法律宣传、提高合同签订率、保障工资按时支付、妥善调处劳资纠纷、健全劳资多方沟通机制”等目标,开展了系统性的工作。例如,动员社会力量兴建来晋务工人员公寓,来晋务工人员可买经济适用房;减免外来务工人员婚育费用;郑重做出“三不”承诺(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维不了权)。这种种举措,增强了广大晋江务工人员对晋江的认同感,和谐用工环境逐渐形成。

    晋江人说,过去的晋江让他们感到自豪,企业之多、品牌之多,让他们走到哪里都“底气十足”,而现在即将面世的“新晋江”更让他们感到对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坚信,晋江的发展还将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好,这里将会诞生更多品牌、更适合培养更多企业家和品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