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媒体和发改委的分歧是怎样造成的

殷国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华夏时报》近日发表声明称,发改委限价致食用油企业停产的新闻报道属实,不能认同发改委认为该报道“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的说法。此外,《华夏时报》还坚称持有录音等铁证。(《新快报》12月15日)

    老实说,看到《华夏时报》的声明,我很是高兴,倒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喜欢看一个媒体和政府“互掐”,而是赞成这种求实的精神。事实不会服从于权力,媒体的底气可能既源于事实,也源自坚持事实的勇气。

    事情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华夏时报》报道说,就在发改委约谈四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要求在两节期间稳定价格、保证供应的12月2日这一天,号称中国企业500强的北京汇福粮油集团停产食用油了。停产的原因,是在政府的限价调控下,食用油生产企业出现亏损,企业生产一吨油就会赔几百块钱。

    发改委认为这则报道“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目前食用油企业生产正常,原料库存非常充足。前几日短暂停产的主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企业库存积压较多。发改委表示,目前经过原料价格测算,企业能够获得合理利润,维持正常生产。

    这里的分歧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华夏时报》报道的停产是否属实,二是停产的原因是否因为利润倒挂。对于第一个问题,北京汇福粮油集团停产应该是事实,因为连发改委也承认汇福粮油集团在报道之时的确处于停产状态。报道之后,或者在发改委调查之后,其恢复了生产,那是另一个问题,不能说是媒体“严重失实”。剩下的就是停产原因问题了。准确地说,我们不能要求《华夏时报》来回答停产原因,只能说他们报道的有关人士的回答是否属实——有关人士有没有讲停产是因为在政府的限价调控下,食用油生产企业出现亏损。如果他们没有说,是《华夏时报》凭空捏造,“纯属主观臆测”;如果有关人士确实这样解释了停产原因,即使分析错了,也不是媒体的责任。《华夏时报》坚称自己有现场调查、录音及文字记录为依据,看来停产原因应该不是他们编造的。

    那么,《华夏时报》和发改委的“分歧”是怎样形成的?他们获取材料的对象可能都是汇福粮油集团,但获取方式大有区别。《华夏时报》的方法是作调查:记者到现场调查采访,进行录音及文字记录;而发改委的材料来源是听汇报:发改委的网文说“经向汇福粮油集团了解”,估计是听取汇报吧。向上级主管汇报,大约是不能大发“限价后利润倒挂”之类牢骚的,于是拿“豆油、豆粕运输不畅”应对了。这其实还可以追问,怎么突然就运输不畅了?

    亲自作调查和听汇报,究竟哪种方式更能获得真实情况,答案不言自明。其实,许多上级机关都喜欢用听汇报的办法来了解情况,而且一听就信,把假汇报当真情况,我们常常会从一些政府部门的回答中读到“经向……了解”这句话。所以,对于《华夏时报》和发改委的“分歧”,不仅要弄清谁是谁非,更要弄清我们究竟如何调查研究,如何了解实际情况。这或许有更大的意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