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不满意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可以许一个愿望,中国人最期待什么发生?答案是:房价下降。
如果问:2010年中国人过得满意否?回答不满意的人比上年增多了些。
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给出了上述结论。
报告显示,2010年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分值分别为3.41分、3.37分和3.42分。与2009年相比,无论是农村,小城镇,还是城市,我国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都在下降,其中小城镇居民降幅最为明显。同时,城镇居民的职业满意度、社保满意度、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等指标也下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
择业首选公务员
社科院的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在选择职业时,首要考虑因素是收入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工作压力、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与自身能力兴趣匹配程度等因素的关注程度。相对而言,小城镇居民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关注程度高于城市居民,而城市居民对于职业与自己能力兴趣的匹配性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更为关注。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公务员以较大的优势(21.4%的提及率)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职业,其后依次是企业家(13.9%)、医生(12.7%);在小城镇,公务员仍是第一选择(16.8%),企业家(15.8%)、中小学教师(15.4%)、医生(12.4%)紧随其后。
报告分析认为,两成以上城市居民首选公务员,这一数据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公务员群体的艳羡,因为公务员职业工作稳定、收入高、社会保障充足、有更多踏入仕途的机会。
“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当前城镇居民的职业心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折射着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报告分析说,“工作的目标定位于安稳地获得优厚报酬,缺乏锻炼能力、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利泽整个社会的考虑。这会影响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水平。”
首要期望是“降低房价”
“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物价问题再次成为城镇居民的首要关注点,其次是医疗体制改革,农村居民则将两者换了个位。
超过四成的城镇居民对物价飙涨忧心忡忡。在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不是农村居民关注的主要问题,农村医疗改革和物价问题位列第一和第二位,农村养老制度化建设在农村居民中也有较高的关注度,而农民增收、农民就业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近两成农民对增收不报乐观态度。
近几年,最让中国城镇居民揪心的莫过于房子。2010年依然如此。比较2008~2010年的调查数据发现,在谈到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时,城镇居民对房价问题的提及率连年高升:2008年23%、2009年28.5%、2010年33.6%。2010年的调查显示,今年房价问题位列“城镇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第三位,仅次于对物价和医疗改革的关注程度;约半数城镇居民当前对政府的首要期望是“降低房价,解决住房难问题”;在谈到自己未来一年的计划时,除了“更加努力地工作、挣钱”外,提及比例最高的就是“要尽力改善住房条件”,城市居民的提及比例高达49%,小城镇居民的提及比例也达到了33.8%。
“当买不起房成为共识,当蚁族、蜗居、房奴等成为热门词汇,当胶囊公寓出现,当住房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痛和忧……他们只有最朴素的念头:希望政府能够降低房价,希望自己来年的住房条件能够得到改善。”报告称。
半数家庭计划压缩消费
飙涨的物价一寸寸都烫在老百姓心上。调查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物价波动承受力在下降,当前水平仅高于2008年10月的水平。
物价上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消费支出的超预期压缩。“2009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6.4%、37.6%和36.1%的家庭计划在2010年要压缩家庭消费支出。2010年,实际压缩家庭消费支出的家庭比例远大于2009年底的预计比例,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58%、54.6%和65.2%实际压缩了家庭消费。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城市和小城镇地区,约有半数家庭计划2011年压缩消费,农村地区计划压缩消费的家庭比例高达62.8%。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