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京如何治堵
在东京,道路不堵车绝对是假命题,但东京上下班时间不堵车却是真的。这个人多、车多、地少、路窄的城市,没搞过拍牌限购——政府和企业甚至还在动脑筋努力提高销售量,也没有实行过尾号限行——因其难度和修改宪法差不多。
那东京是如何保障道路的基本畅通呢?归纳起来,就是凭借“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动用强大的经济杠杆”,“良好有序的驾驶习惯”。
东京道路现状:“轧线钻胡同”
目前东京常住人口1305万(2010年11月东京政府统计数据),机动车总保有量446.6750万辆(日本自动车检查登录信息协会截至今年9月数据)。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机动车保有量来看,北京的规模都已超过东京。再从行车道路的建设状况看,更是不同——
东京没有一圈圈的宽大环路,除了门户“彩虹桥”之外,几乎找不出一座像样的立交桥。在这里,单向双车道就可称得上是“宽马路”或“主干道”,行车线只比一辆普通轿车宽不了几厘米,而且几乎所有的道路沿途都布满了红绿灯。为此,总有国内游客对东京的道路建设很不以为然,认为远比不了北京、上海,形容在东京开车、坐车有种“轧线钻胡同”的感觉。
东京堵车高峰不是上下班时间
东京的马路不宽,红绿灯多,自然就少不了拥堵。日本国土交通省曾经测算过,每年日本全国堵车浪费掉38.1亿小时,换算成金钱约是11.6万亿日元。而堵车最严重的就是东京。
驻日几年,记者感觉东京堵车的确是家常便饭。不过,多是“车行缓慢”,还没有碰到“堵死不动”的情况。周末和节假日东京堵车最为严重,要赶上春天看樱花、夏天盂兰盆节、秋天看红叶、冬天过年回老家的节点,进出东京的高速公路动辄就能堵出四五十公里。
不过,东京堵车与北京的最大不同在于,周一到周五的拥堵高峰主要集中在早11点至下午6点,而并非上下班通勤时间。通勤时间满街乱窜的,多是出租车、私家车和公务用车,并非主流。
东京的公交车有点像观光巴士,一辆车的载客量恐还不及北京300路公交车的1/5,走走停停,速度慢得很。公交车运输只占东京总交通量的1%。上班族的首选交通工具还是地铁轻轨。
地铁交通强大给力,“便利性”是首要
东京的地铁运输系统与全球各大国际都市相比,都绝对称得上“强大给力”。
据东京都市整备局的统计,目前东京的交通出行总量中,地铁系统占据86%,远远高于纽约的54%、巴黎的37%和伦敦的35%。小轿车出行占交通总量的11%,另外公交巴士、摩托车及其他(自行车、步行)分别各占1%。
战前1927年,东京就修建了从浅草至上野的第一条地铁,2.2公里。战后1954年起,开始大规模建设地铁和轻轨。目前,东京都内主要地铁和轻轨线路320多公里。有分属“东京地下铁”公司以及“都营地下铁”公司管理的13条地铁路线,共285个车站。归属“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轻轨“山手线”绕城中心一周。这些主要线路之间,还另外穿插着15条私营地铁路线,进而形成一个几乎涵盖整个东京的轨道交通网络。
东京地铁系统的发达并不仅仅限于线路多和覆盖面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换乘便利”。站内指示牌随处可见,而且交叉站点的换乘步行时间平均不会超过5分钟。有的更是简单到车门对车门,连站台都不用出。
高昂停车费让自驾需求望而却步
东京地铁系统虽说强大便利,但在早晚通勤时间,车站工作人员在车厢外用力向里推的高密度“肉饼式”拥挤,再加上“痴汉”色狼无处不在的咸猪手,恐怕很难实现所谓有“尊严”的出行。
既然挤得没了尊严,何不开自家车上班呢?原因简单得很——停不起车。
综观东京市内的政府机关、企业,能为自己员工准备停车位的单位,恐怕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日本人的薪金里一般包括交通费,但这个交通费是严格按照居住点至单位的地铁费用计算出的。如果非要自驾车上下班,政府和公司都不会阻拦,但必须能够承受不菲的停车费。
东京市区停车费用不统一,路边白框内的停车一个小时300日元(约24元人民币),但只限停一小时,逾时会被贴条,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张1.5万日元(约1200元人民币)的罚单。其他最为常见的自助式按时收费停车场费用,大致是每小时600日元至1500日元不等。
在东京,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月薪约20万日元,如果每天自驾车上下班,停车费按每小时800日元,每天8小时计算,一个月工作20天就需要12.8万日元。这还没算上每升130日元(约10.4元人民币)的汽油费。面对这样的高额停车费,还有人选择自驾车上班么?
重磅治理乱停车
违章乱停车是造成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停车费太贵,东京的乱停车现象一直比较严重,本就两条车道的道路往往变成了单车道,进而加重了拥堵程度。对此,东京政府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从2006年开始,警视厅聘用民间监督员治理乱停车,对违章停车的处罚也由之前的可临时停车30分钟的“缓期执行”改为“立即执行”,普通轿车违章一次罚款1.5万日元。
据警视厅今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取缔违章停车政策施行4年来效果显著:东京主要10条干道的违章停车现象减少了81.5%,平均一小时的堵车距离缩短了40.5%,平均每5公里的行车所需时间减少了10.8%,停车场的使用率也增加了21个百分点。
治堵不能忽视人为因素
同样是开车,在东京和北京的驾驶心态完全不同。东京开车“心平气和”,开到目的地完全能够做到血压不升,心跳不变。而在北京驾车则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见缝插针”的“战斗精神”。
总结这几年在东京驾车的经验,记者认为,日本人良好的驾车习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道路的拥堵状况。如果这些习惯能够被应用到北京道路上,应该可以减少相当数量的“开斗气车”及堵死一团的现象。
例如,在主干道上行驶时,需要下辅路的车辆很早就变线到慢车道上排队,虽然此车列行进缓慢,但并不影响其余车道的畅通。而且出主路车辆与辅路直行车辆实行间隔各走一辆的做法,避免了靠“技术”进行贴身逼抢的危险方式。
此外,日本人驾车“礼让”精神贯彻得很到位,绝没有看见前车打灯并线后车却紧踩油门的怪现象。被让的车辆也都会闪两下双蹦灯以示感谢。有调查显示,用双蹦灯表示“谢谢”或“抱歉”,对于缓解后车被加塞儿后的不爽心态具有明显“疗效”。
一位常驻北京的日本同行曾对记者说,北京的司机总是埋怨政府路修得少、车道不够宽、道路设计不合理。其实北京多数道路都很宽,几条环路的作用也很大。但可惜的是所有人都在抢,如果开车时能按规矩来,让一秒而不是抢一秒,北京的堵车和事故可能会减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