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残疾人运动员的一举一动
与亚运会相比较,亚残运会的运动员都是残障人士,分别为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人群,另外残障观众有可能增加,这给亚残运志愿者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亚残运会志愿者部培训办主任、广州志愿者学院院长邱服兵表示,服务对象的改变要求志愿者的服务理念、技能技巧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掌握亚残运会比赛项目的特点、观赛的礼仪,特别是助残扶残的技能。
“岗位的服务技能和场馆培训的要求都跟亚运会志愿者培训不同。”邱服兵介绍,在场馆方面,志愿者要了解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比如无障碍通道、残障人士使用的厕所等。“绿羊羊”们在亚残运会的赛场上承担了更多责任,“面对健全运动员,志愿者可能只需要做一些引导工作。而在亚残运会,比如‘盲人击剑’项目,需要志愿者把运动员从生活轮椅上搬到运动轮椅上。他们在运动场上的一举一动可能都需要志愿者去关注、辅助。”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早在今年5月亚运志愿者骨干培训进行过程中,培训办已在着手准备亚残运会的一些培训内容,专门安排了一个“志愿者助残扶残”的技能培训。
亚残运会请来了原中国残联理事、2008年北京残奥会培训顾问赵济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培训专家韩润峰,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顾问、礼仪培训专家林达以及广州市残联的一批专家组成志愿者助残扶残培训的专家顾问队伍。
跟亚运会的培训不同,考虑到大部分志愿者都是在校大学生,极少甚至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容易产生恐惧、怜悯甚至歧视的心态,亚组委培训办和亚残运会组委会人力资源部和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建立了18个助残扶残培训基地,包括广州市盲人学校、广州市聋哑人学校、广州残疾人奥林匹克活动中心等,策划了志愿者骨干“走进培训基地,走近残疾人”的培训活动。从志愿者中按照10∶1的比例选取了2600名骨干走进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设备和场地条件,采取模拟赛时志愿服务的真实情境的方式,让志愿者在实践中掌握残疾人辅助器械的使用方法、无障碍基本知识、与残疾人交往的礼仪以及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中还特别设计了联谊活动,让志愿者与残疾人朋友共同完成游戏,直接在活动中帮扶残疾人,进而了解他们。“培训也帮助志愿者掌握残障人士的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扶残助残观。”邱服兵说,游戏可以让志愿者发现残疾人身上的一些闪光点,“他们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样有自己的一些喜好,长处”,希望志愿者们能够以一个平视的心态对待残疾人,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跟我们健全人一样来看待就可以。
除了2600名骨干以外,亚残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其他的培训采用专家送教上门,以讲座的方式在10月底、11月底和12月初给场馆团队志愿者进行强化培训,特别是一些重点团队,如白云机场志愿者团队、亚运村志愿者团队、总部饭店的志愿者团队等,还有一些重点志愿者的来自高校。目前已完成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人数达24985人。
培训时,专家亲自示范,边讲理论边演示具体的技巧,包括“正确收放轮椅”、“服务肢体残疾人士”、“服务视力残疾人士”、“服务听力障碍人士”等,以及一些和残障朋友交往的礼仪和禁忌。专家提醒,不要总盯着残疾人的残障部位,或者询问残疾原因。
在53万志愿者中,包括了上百名残疾人志愿者,他们分散在各个场馆团队和城市志愿团队,与健全的志愿者合作,共同服务运动员和观众。残疾人志愿者的培训与健全人志愿者培训并无不同,残疾人志愿者由于平时生活中就要使用一些技能,实际上比健全人志愿者更加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