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类消息模式,请警惕假新闻
网络信息的发布缺乏传统媒体那样相对严格的把关程序,未经确证的消息很容易就被放出来,很可能假信息横行。此外,网络传播中大众是匿名参与,缺乏天然的责任约束,假消息正是在这种大众的盲从和集体的责任缺失中乘虚而入——正是在新媒体异常迅猛的发展背景下,以“金庸被逝世”为典型,近来假新闻有泛滥之势。
读者和网众怎样才能避免陷入假新闻的传播链条,为假消息推波助澜呢?在较长时间对假新闻传播链条的关注中,我发现了假新闻的几种模式和传播规律:
第一种模式:将可笑的网络段子移植到现实中,配上看起来像真的人与事,编得很像新闻,如“游世博被人挤怀孕”的假新闻。今年6月,一篇《近日上海世博一女生在世博展览馆被人挤怀孕》的帖子在某论坛发布,迅速传播中又以新闻形式被更多网民知晓。它以“记者”和“受害者”的对话,“再现”了女游客在当日世博园演唱会抢票时,被一名男子“强奸”的过程。又有“新民晚报网讯”,又有“新民晚报记者”,看起来很像新闻格式,后被当地警方证实完全是一条假新闻。它是根据一个网络段子编排的:北京人与上海人形容本地的地铁之挤,北京人抱怨说,太挤了,有女的怀孕被挤流产了;上海人不屑地说,那算什么挤,上海那才叫挤,去年就有少女被挤怀孕了。
很多消息的源头只是网友恶搞,传来传去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中,就有鼻子有眼了。比如,某日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消息,形容现在年轻人的疯狂和开放:来自人大辩论赛的段子:“请问正方二辩,你有女朋友吗?”“这跟今天的辩题没有关系。”“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没有。”“那你愿意做我男朋友吗?”“我愿意……”“我没有问题了,谢谢主席。”求证了人大学生,并无此事。原来这是网友参加“微博小说大赛”编的一个“微小说”,在传播中被人添到人大辩论赛上。
假新闻的第二种模式是异地奇闻本地化。如去年某报报道的一则新闻:近日青岛某辆公交车上,一个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的年轻女孩不给70多岁的残疾老人让座,被旁边一愤怒的中年男子用100元的钞票抽脸,边抽边骂:“你让座,一百元钱就是你的,让不让?让不让……”周围乘客一致叫好——这则充满故事性和冲突性的新闻,引来了很多关注和评论,最后当地有媒体查证:“新闻”来自某论坛的一则网帖,其原型发生在2005年的江苏某市。
第三种模式,根据某种担忧或期待编造出假新闻,如某段时间网上曾热炒,人大某教授因讲课时观点过于尖锐而被校方封杀,编得有鼻子有眼,还将该教授的尖锐言论视频传到网上印证被封杀,事后证明这是假新闻——是由“潜意识中的担忧”编出的。“期待”也容易被利用,如大众都期待房价下跌,于是,公共空间中就充斥着各种版本的“政府将让房价下跌30%”的假消息。人们担心什么,爱听什么,期待听什么,容易听进去什么,这方面的假消息往往就最多。
第四种模式,是标题党制造的假新闻。如上周的《全国妇联制定剩男剩女年龄标准》,就是网媒标题党为吸引眼球而制造出的假消息。
显然,这几种假新闻都抓住了公众弱点,有的抓住公众喜好起哄、围观的弱点,有的抓住大众喜欢消费故事、段子的弱点,有的则瞄准人们内心中的某种恐惧或热切期待,还有的瞄准浮躁、没有耐心、情绪化、先入为主的偏见、刻板的立场等。当进入编造者所预设的逻辑和故事后,受众就不再去核实真假,或陷于娱乐的亢奋中,或陷于期待的满足中,或陷于消费奇闻的快感中,总之是进入了转发和传播的螺旋,失去了回过头追求消息真假的质疑能力。
当你看到上述这类消息模式时,一定要警惕,它很可能就是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