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法治社会
记者来信

“小升初”进入考试季,北京“减负”遥遥无期

本报记者 李新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12月18日到19日这个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市许多小学生是在考试中度过的。他们参加的当然不是学校的考试,而是各种英语水平、等级测试,以及像“迎春杯”这样的奥数比赛。

    其中,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是最紧张的。他们参加考试只有一个目的:取得好名次,争取拿到名校的敲门砖。此外,北京一些名校已经开始了自己小升初选拔,通过与学校挂钩的课外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各种考试,一旦过关,便会向六年级的小学生们发出面试通行证。

    可以说,北京的小学生,更准确来说,是三年级以上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提前进入了考试季。六年级学生进入了小升初的选拔,中高年级的孩子进入到了为“小升初”做准备的考级考证阶段。

    这些考试无疑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虽然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折磨,但是看似机会均等、公正公平的“推优”、“特长生”、“电脑排位”等各种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提前招生、以权择校等问题。一个学龄儿童,一进入小学校门,“小升初”3个字就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块搬不开的大石头,也成了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台上说一套、台下另说一套的“双面词”。

    无独有偶,12月16日,北京市举行了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总结“十一五”经验,展望“十二五”发展。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在介绍北京市基础教育情况时,表示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化成效渐显,正从多方面全力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前不久教育部公布的教改试点中,北京市被纳入‘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将有何作为”的问题,这位发言人回答,北京会针对这一试点推行四大措施: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和加强义务教育的质量督导和监控。

    也许是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语言需要简练。但是单从这四方面来看,无法体现出北京市的“减负”决心和具体方式。因为现在北京市小学生的负担早已不是教师和学校内部给予的,而是被“小升初”这道本不该设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间的门槛所抬高的。当然,好中学绝口不谈提前招生,而是说为他们的“英语实验班”、“数学实验班”选拔尖子生。选拔考试门槛高、内容难。奥数自不必说,能够进入好中学,要有剑桥五级、公共英语三级或三一口语七级的证书。这些考试哪样是小学教材里的内容?哪样是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改变的?

    而禁止各种课外培训机构,禁止名校组织单独招生早就有明文规定。翻看今年4月份多家媒体的报道:4月15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了今年北京市“小升初”工作规划。规划中明确了要继续禁止举办各种升学培训班。同样还是这位新闻发言人当时提及:“目前对公办学校自办的培训机构基本清理完毕,对于与独立的民办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选拔学生的公办学校,各区县也进行了清理。”

    但是刚刚过去的,让小学生们紧张赶考的周末,也让人不得不提出疑问:到底为什么令出不行?如果没有答案,北京学生“减负”遥遥无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