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达成合作
作为陕西省一所倡导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二本院校,西安欧亚学院多年来坚持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2005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至今,西安欧亚学院不断实践探索,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组织定位,思考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在教育教学改革、常规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学生事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出的成绩。
多个优势专业在同类院校中形成品牌影响力
随着国际化、差异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欧亚学院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着眼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改革传统授课方法,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践要求为原则,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讨论和讲座、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演练等教学形式。各分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部分专业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欧亚艺术设计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及勒阿弗尔高等美院等高校开展“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国际新媒体工作室”等广泛合作。同时,还吸引博洛尼装饰公司、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办学;聘请奥运申办标志设计者陈绍华为客座教授,并设立“陈绍华工作室”,定期开设主题课程并进行研究性项目。
欧亚新闻传播学院与美国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确定了中长期合作办学基本框架,并成立“社会人实践基地”,围绕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通过小组备课、行业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应用传播实践教学”。据了解,民办高校与世界知名院校合作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在国内尚属首例。
欧亚工商管理学院与马来西亚英迪大学合作开设ACCA特招班,将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国际新型教材,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为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帮助学生实现成为国际人才的理想。
学生竞赛屡获殊荣毕业生就业状况居同行前列
学生获奖和最终的就业状况是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表现。近年来,欧亚学生在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2005年以来,全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共721项,其中科技类奖项424项、体育竞技类奖项219项、文化艺术类奖项78项。在同类院校中居于上游水平。
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作,西安欧亚学院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在校生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通过教学环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教学促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根据麦可思(Mycos)公司2009年报告显示:西安欧亚学院2008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较高,高于本省高职的就业率平均水平。半年后的毕业薪资水平高于同类高职院校7个百分点。2009届毕业生,有59%的毕业生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母校,比2008届增长了10%;对学院总体满意度达88%,比去年同期提高4%。
行业名家加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为了给学生创造具挑战性、启发智慧、有所回报、善于合作、安全有保障的大学环境,欧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外资源,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与各界人士交流,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并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身组织领导能力和良好的礼仪形象,独立与上进心。
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标志设计者陈绍华、新东方研究院院长徐小平、高校信息数据库专家麦可思总裁王伯庆、《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零点集团总裁袁岳、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等视野广阔、心态开放的业界名人都在过去两年间先后被聘为欧亚学院客座教授。
学校各类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有30余个,自2005年至今,已举办4届社团文化节,累计参与活动学生人数达到23000多人次,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窗口。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成才就业,欧亚开展一系列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情景模拟招聘实战等竞赛,举办“子厚讲堂”、“怎样走向成功之路”、“大学生软实力”主题报告和各类讲座400多场。
推进战略转型提高教学质量
在欧亚学院探索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着眼市场需求和招生任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条件准备期;第二阶段,学习、借鉴公办高校教学、管理经验,强调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学管理规范期;第三阶段,升格本科后,探索办学定位,寻求各专业学科特色的教学思路调整期。
面对新一轮竞争,民办高校均面临转型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压力,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民办高校可以和公办院校在同一起跑线竞争,但同时也带来生存和发展的更大压力。西安欧亚学院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坚定推进战略转型,冷静理性面对市场,做到目标清晰,行动有力,措施到位。质量提升是欧亚学院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战略部署,要求通过系统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应对未来生源市场下降的威胁。
在经历了第三阶段艰难的探索和调整后,西安欧亚学院组织内部就“应用型、高质量、国际化”的教学指导思想基本达成一致。这三个关键词明确了欧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观,要求各专业学科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先进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创新具有国际水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这标志着欧亚教育教学工作正式进入新战略的重要执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