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鼓励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本报杭州12月22日电(记者董碧水)“农村是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广阔天地。”为吸引并鼓励更多大学生到一线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浙江省政府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
据悉,这是浙江省首次在省级层面就鼓励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出台政策。
新出台的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培训、项目支持、信贷保险、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其中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在享受其他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同时,省财政每人每年给予五千至1万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对承包土地经营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等优先提供担保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
新政策还规定,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3年以上,报考事业性质的县(市、区)和乡镇农技(农经)干部,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用。对从事基层农技服务工作3年以上的、群众满意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定向公开招聘的方式,可以到县乡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工作。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数依然不足。据浙江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全省从事农业的509万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7%,大专及以上文化仅占0.1%,50岁以上的占53%。
“农民合作社竞争能力弱、服务功能不强,受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制约的问题十分突出,发展后劲不足。”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说,而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越高。“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带头人,以及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赵兴泉说,今天的农业,已逐步走上依靠技术和管理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成为一个既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也能够取得较高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的行业。
据统计,今年浙江省仅省级农业实际投入资金已达11.1亿元。而在今年的大学生现代农业专场招聘会上,近150家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就提供了1200多个岗位。
截至目前,浙江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大学以上毕业生已达115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3人,147位大学毕业生成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法人代表和领军人物。浙江的既定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从事种养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