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将技能人才培养前移至大学课堂

浙师大行知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共赢模式
本报记者 董碧水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校企合作”,如今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并不陌生,但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能有真知灼见的恐怕不多。在这方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尝试和探索或许值得借鉴。

    行知学院是浙江省第一批兴办的独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万多人。据了解,行知学院从2005年开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截至目前,已先后在金华、绍兴、温州、宁波等8个市、区聘请近200位企业界负责人为兼职教授。同时,依托企业、行业开设“华鸿班”、“红五环班”、“伟海班”等16个人才培养特色班,将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前移至大学课堂。

    据悉,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介入,行知学院“红五环班”第一期的40多名学员中,有16人因表现优异而直接与培养企业签约。

    行知学院党委书记陈红儿认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双向服务,达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

    其直接意义在于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引入企业资源,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其深远意义则在于吸引企业加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在介入中,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与作用,形成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补充与完善。

    据了解,身为兼职教授的企业界老总,由于其讲课大多结合自身创业体会、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往往因语言浅显、实例生动吸引学生,在人生导航、创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让学生学到了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与此同时,学院时常安排学生到公司参与实践,感受企业文化的同时贴近、融入企业。而在人才培养方案、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方面,学院也与企业进行互动,听取意见、交流看法,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增大,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陈红儿认为,加强校企合作,从而扩大就业渠道,应当是培养非学术型工程型人才高校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途。

    在陈红儿看来,虽然高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却无法真正适应岗位,所需人才断层,人才结构也不合理,而除此之外,学术理论基础不强也成为限制一个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陈红儿说,随着区域经济崛起与大学分类定位,地方性大学应该立足于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缩短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距离,让学生熟悉相关产业、行业发展情况,了解相关工种职业标准与流程是必须做的,只有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亲身实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校企合作正是创造与提供这样的平台与机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