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生活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医改报告,部分委员认为:

医改:“思路有了措施不够得力”

本报记者 崔丽 王亦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公立医疗机构改革。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现在基本一样。为何这么多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乌日图委员表示,1997年就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但目前对公立医院改革还在提“要逐步的、稳妥的试点”。看来,仅有决心还不能解决问题,要敢于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应该补贴老百姓

    一些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此表示赞同。方新委员说,目前公立医院集中了我国95%以上的医疗资源,如何改革很重要。关键是要把公立医院的公立性和营利性分开。现在思路是有了,但是措施不够得力。公立医院改革是与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希望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能够尽早出台。

    “为什么公共医疗机构的改革这么难?核心在于把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和营利性医疗服务混淆了——接受财政拔款的同时,还要通过创收来发展自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障费用补给老百姓的方向是对的——国家财政的大量补贴应该给需方,而不是给供方。要让需方用脚投票,哪个医院医疗质量高、哪个医院方便,我就到哪家医院治疗。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权利。但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竞争机制不够。

    任茂东委员表示,报告中提出的公立医院改革方针是,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仍然是呼吁性的说法。医药分开似乎有所突破,但适用范围受限,仍不能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目前药品占医院收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二甲以上大医院,使用大型设备和进口医用耗材进行过度检查和过度诊疗已成为其敛财的第二条主渠道,占其收入的比重近年来直线上升。由于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严重供不应求,而且医疗服务的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医院服务的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如果公立医院改革不回归公益,难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他进一步表示,国家、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大量投入医疗保险,但是医院的运行机制还是挣病人的钱越多越好。结果,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医疗费增长更快,患者实际上没能得到实惠。建议政府应迫使医院改变它的运行机制,把医疗费用降下来。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借助付费的第三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使政府投入实实在在花到患者身上。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所长梁秉中表示,从报告中看出,目前医改五个大项目之中,最落后、最难推进的,是公立医院改革。他建议,可以用减少盈利的方法进行试点,“我熟悉的一些教学医院,每年盈利竟然超过10亿元;跟我们合作扶贫的县级小医院,每年盈利也超过千万元。公立医院改革不减盈利,基本药物制度难以发挥,基层医疗系统建立也寸步难行。”

    过度检查:抵消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成果

    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提出的一项新制度。报告中指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006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占总数的51%。安徽、江西、陕西等地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

    在今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不少委员对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后如何完善、能否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任茂东委员认为,对于基本药物制度是否可以缓解当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不宜估计过高。看病贵的问题,不是基本药物价格高造成的,而是贵在用药结构上。特别是进口药品和耗材价格更高。基本药物在整个药品消费中的比例很低,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10月公布的基本药物价格,现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基本药品,有65%的价格在10元以下,基本药物的消费只占药品消费的10%左右。

    任茂东认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严重不足或者缺陷,是造成药价虚高、医生拿回扣现象的原因之一。他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重新评估现行药品定价方法和招标采购等政策,抓紧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取消药品招标,实行药品天花板零售价管理。要对国内国外药品企业一视同仁,整合目前的多种药物目录,依法打击药品回扣之风。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认为,导致看病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检查费用不合理;二是药费不合理。现在检查费用非常高,很多医院都靠检查设备盈利。过去有8种大型医疗设备必须批准才能够配置的,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

    马力委员提出,医改的关键在于控制费用,才能解决看病贵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实施了,但是又出现了过度的治疗和过度使用现代医疗设备形成的高医疗服务价格——现在核磁共振、电脑扫描、B超已经非常普及,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都有B超、彩超设备,做一次要几百块钱,成本太高。

    双向转诊:一些医疗机构仍在盲目扩张

    夏绩恩认为,现在看病难的问题是结构性缺陷。到大医院看病很难,但在基层医院看病并不是很难,根本原因在于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乌日图委员表示,我国医药卫生制度的现状是基层缺医少药,大城市资源浪费。这两年更严重了,北京、上海大量的三甲医院重复建设,各地医院争着扩大规模、上高档检查设备,很多城市拥有的大型医疗设备远远超过欧美一个国家的配备量。不仅地方医疗机构盲目扩张,国家有关部门的医疗机构、军队的医疗机构、大行业的医疗机构,都要做大做强,这种做法不符合改革方向。

    田玉科委员说,现在很多大医院里面天天人满为患,病人为了看病,可连续几天半夜起床排队挂号。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运行还不是很顺畅。要缓解看病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明确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定位。基层医院应该解决一些小病、常见病,大医院解决疑难病。目前,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信不过,什么病都到大医院看,而大医院的门诊70%左右都是在看常见病多发病,真正需要到大医院看专家的疑难杂症实际上只有30%左右。

    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实现良性的双向转诊,才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现在推行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院对口支援的模式,运行不是很顺畅的原因主要有:基层医院服务水平不够;转诊没有标准;利益格局没有理顺。

    全国人大代表徐睿霞用自己的调研结果,建议医改在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配套政策上狠下功夫。今年卫生部在乡镇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卫生院开展“药品零差率”工作,通过招标进入医院的药品不能再加价,缺口由政府补贴。这个初衷是非常好的,但调研发现,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在调研中发现:过去,进同一种药品,县医院价格高于乡镇卫生院;到地市级医院,进价就更高一些;到省一级医院,药价更高。于是,同一个厂家同一个药,就有4种价格。但现在却发现,有的招标药价,比县级医院原来的进价还要高。比如,过去乡镇卫生院是5块钱进这个药,加价50%,7.5元就可以卖了;县级医院可能是9块钱卖给患者;现在,招标价却是12元。药品零差率,政府拿一块钱补贴,本来想补给老百姓,但实际上都进了中间环节。结果,实行“药品零差率”统一招标后,政府财政增加了负担,老百姓看病更贵了。所以一定要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及配套政策,特别是药价方面,凡是进入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直接以国家发改委的定价作为患者使用的药价,而且规定所有药厂要尽义务,对基本药物的生产销售每年必须完成一定额度,在税收等各方面国家要补贴药厂。

    另外,现在把乡镇卫生院、县卫生院的加价取消了,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如果补贴不能到位,会直接影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院的生存。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