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陕西申办十三运 推动体育惠民工程建设
十三朝古都 十三年圣地 十三亿人民 十三运盛会
2010-12-26

    ▲咸阳湖北岸全民健身示范长廊工程,2010年,陕西省体育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与全省11市区携手共同建设11个这样的体育惠民示范工程。

    以申办十三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陕西省体育局唱响体育惠民的时代旋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陕西省体育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省委确定的建设西部强省目标和推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打造西安咸阳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任务,对“十二五”期间全省体育工作进行战略性定位和谋划。他们确定了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健身、大赛争光、产业兴利、体育惠民”的发展思路,全心全意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基层体育工作。按照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要求,优化省、市、县及乡镇、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布局,集中有限资金,实施捆绑投入,发挥骨干项目的带动作用,统筹规划了“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工程”、“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示范区示范带建设工程”等五大体育惠民工程,努力将全民健身事业打造成为民生工程的亮点、西部强省的标志,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做出贡献。

    ▲在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进行的全民健身展示活动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高新区唐延路沿线,南北长3700米,东西宽120米,总面积44.4万平方米,原为隋唐长安城西城南段,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经过规划重建的遗址公园,绿树成荫、绿地成片,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是继西安环城墙体育公园之后,在高新区新建的又一处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天在此活动的群众超过万人。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全民健身长廊”在尊重历史文化,保留历史原貌和园林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理念,利用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健身提供场所,设计了“人文”、“活力”、“和谐”三大园区,安装健身器材1044件,其中乒乓球台64幅,健身器材980件。

    ▲汉中江滨公园省级全民健身示范长廊

    以汉江为轴心连接汉江两岸城区的江滨公园,总长2.8公里共建有9个羽毛球场,9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运动区,1个运动健身区,1个运动休闲区,1个门球场,1个儿童健身游乐区,1个健身长廊,安装器材544件,总投资205万元。

    江滨公园健身长廊工程的建成,成为广大市民健身、休闲、娱乐、交流的新平台,提升了汉中城市功能和品味,成为全市旅游观光和健身休闲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每天来此健身的市民达3000人次左右,周末高达6000人次以上,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家一家的身影,快乐和谐的笑颜。当地群众都说这是为大家办的最直接、最实惠、最有效的好事。

    ▲商洛市丹江健身长廊阅江楼广场

    今年7月10日建成的商洛“丹江健身长廊”,分商州和丹凤两段,总投资360万元。商州段位于丹江公园内,总长7510.5米,项目按主题划分为非凡系列健身路径区、老年益智区、青少年运动区、儿童娱乐区、球类运动区、家庭综合健身区等10个区域,还有3公里长的文化健身步道,这一全市目前最大的体育公园充分体现了秦岭山水的生态和人文特点。

    ▲宝鸡市青铜器广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带

    该工程位于宝鸡市石坝河地段,全长约4.5公里,周边人口居住密集,总投资1100万元于2010年9月开始修建,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于11月底竣工,面积为2706平方米,已投资300万元,包括主题广场、成人运动区、儿童娱乐区和绿化景观带等,健身广场四处,安装健身器材400余套,设置各种体育健身、娱乐项目40余项。一期建成后,每天在广场健身锻炼的人数达数千人次,现有固定的活动站点6个。

    ▲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008年建成的汉中市宁强县宽川乡龙泉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于当年底成为举办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大拜年活动的主会场,吸引了周围五里八村的乡亲前来观看。

    “十一五”期间,陕西在国家体育总局投入资金的带动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在全省4536个行政村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其和周边村庄的数百万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受益,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场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十二五”期间,陕西还将继续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30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覆盖全省三分之一行政村。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党和政府关注“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惠民工程”,看得见摸得着,投资小见效快,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健身需求,而且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变化,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咸阳市秦都区古渡街办玉泉社区健身路径

    根据陕西省政府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陕西省体育局自2008年起至2010年底累计投入6000万元,在全省实施城市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718个,占全省社区总数的44.65%。这项工程给每个受赠社区配送安装1副标准篮球架、4幅乒乓球台和26件健身路径器材。

    “十二五”期间,陕西还将投入1亿元,为1250个社区配送健身器材,五年内实现省内城镇社区全覆盖。使全省大中城市和县城的大多数市民离家2公里的半径内,能够就近参加有器械的健身锻炼。使每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成为小区的一个景观、一个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形象。

    ▲汉中市汉台区铺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陕西改善乡镇体育基础设施、构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程,为每个乡镇所在地配置1块灯光篮球场、1副篮球架、4幅室外乒乓球台、和20件健身器材,目前已建成104个。“十二五”期间,陕西还将投入1.72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115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再用五年时间覆盖全省70%以上的乡镇。

    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广泛实施,必将进一步激发乡镇体育工作活力,有利于基层体育组织利用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具有地域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占领农村文体阵地。

    ▲榆林市神木县体育馆

    ▲延安市吴起县体育场

    县区体育工作具有承上启下、联接城乡、联系基层群众最为紧密的鲜明特点。近年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积极推行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四个一”工程建设(1个体育馆、1个综合楼、1个标准田径场、1块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雪炭工程”,已在宜君、蒲城、凤县、永寿、靖边、甘泉、太白等18个县区基本建成“四个一”。“十二五”期间,陕西还将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再实施50个县区继续为50个县区实施“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基层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青公益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