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2010年终特别报道

围观的力量

胡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12月7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微博称,“如果要说大实话,拆迁在发展过程中是很难避免的。倘若不能废除拆迁,那么,我们对每一起拆迁维权的围观和声援,实际上都是在鼓励更多的对抗,这又必然会制造更多的鲜血和悲剧……”9日,《中国青年报》刊出李鸿文反驳该观点的评论,伍皓称要将该报及李告上法庭,各索赔10万元。此后,伍皓又宣布放弃对中国青年报社和李鸿文的起诉,他称“领导让我以最大的宽容对待李鸿文对我的故意曲解”。

    官司虽然不打了,争议并没有结束。伍皓的逻辑,即围观鼓励对抗、制造悲剧,在网友当中引发很高的批评声浪,以至于伍皓后来又向媒体表示:“我不反对围观,我支持理性的围观,而不是怂恿、泄愤。”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围观是否理性——就连伍皓也承认,6日晚上到7日凌晨,一群网友在微博中合力成功解救了一位意欲“用汽油与强拆者拼个鱼死网破”的青岛拆迁户,在与这位拆迁户的网上交谈中,大多数人都劝其冷静行事,并没有多少人怂恿他泄愤。所以,伍皓的靶子是个空靶子。然而伍皓对网络围观的看法却是个实实在在的靶子,值得警惕和批评,因为他没有看到或者有意忽视了围观作为“弱者的武器”在遏制公权力滥用中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网民在中国各地的网络事件当中发起多起围观行动,既包括线下行动,如围绕邓玉娇案成立的各种行动小组:公民正义观察团、巴东旅游观光团、志愿者团、法律援助团等等;也包括线上行动,如微博网友对多起公共事件的转发、评论、组织声援和帮助等。由于Web2.0表达手段的兴起,网络上逐渐出现一种“围观改变中国”的声音。比如,《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在2010年1月13日发表题为《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评论,论述网民的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狂飞10月17日在《南方都市报》撰文《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引用百度百科解释“围观”:“当不明真相的群众久久不愿散去时,会招致更多的围观者。被围观者的一言一行都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想要逃走却难以突破层层包围。愤怒而克制的围观者,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从未停止寻找下一个围观对象,并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地改变着中国。”《新周刊》在11月出版的第335期杂志上,以《围观改变中国》为题推出封面报道,声称“围观,可能会改变中国,并注定会改变我们自己”。

    围观,在汉语的语汇里,本来是个贬义词。在很长一个时期,它是看客文化、见死不救、麻木不仁的代名词。然而,互联网时代赋予围观新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这是围观在互联网时代的进化结果。这种进化,我称之为一个“围观即参与,分享即表态”的过程:新闻跟帖、博客转帖、推特转推、短信转发,乃至SNS(社会性网络服务)上的文章、照片与视频分享,形式有别,功能各异,但网民每一次简单地按下按钮,都等于一次民主投票。一两个人一次两次按键并不起眼,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舆论的力量却可以经由“网聚”而产生。

    这样的围观是有力量的,其力量源自两个方面:首先,围观的力量是见证的力量。刘文瑾说:“在现代社会,人的‘原罪’往往不是无知,而是‘视’而‘不见’。”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看见”的渴望常常引起某些人的恐慌,原因在于,“看见”里面包含了一种不可小视的力量,会令惯于在黑暗中干龌龊之事的人产生恐惧,而在互联网上传递真相堪称一种见证行动,它意味着把信息移动到最能产生影响的地方。

    其次,围观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寻常蓄意被掩盖的东西变得可见,而且还构成一种彼此相顾的力量。公民得以借此团结起来,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艾未未先生讲的一句话是对的:融化冰川没有别的方法,只有靠中国人的整体热量。围观,就是为融化冰川贡献自己的那一点热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