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2010年终特别报道

那一夜,我目睹王家岭大救援

本报记者 张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凌晨发给编辑的手机短信中,我最后总结:“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句话被印到了几个小时后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上,消息的标题是《截至4月5日1时20分9名幸存者获救》。

    这则消息是由断断续续的几条短信组成。那时,我被“戒严”在野外,手头没有电脑,只能以这种方式“发稿”。

    2010年4月4日的王家岭,令很多人彻夜难眠——一起罕见矿难后的第8天,第一批被困矿工终于升井。

    如今,王家岭几乎已经被人忘记。可在2010年3月28日之后的十几天里,那个名叫“碟子沟”的地方举世闻名。那天午后,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153人被困。

    王家岭位于吕梁山脉南端,三省交界,汾河汇入黄河之处。妇女们站在坡上,眼巴巴地往下看,不时抹眼泪。在视线难以到达的地方,对她们亲人的救援开始了。

    这场救援格外让人心焦。由于形势复杂,矿井的排水量迟迟达不到预定目标,救援人员无法进入矿井,被困人员生死未卜。

    事故发生5天5夜之后,4月2日14时10分左右,一些负责钻孔的抢险队员听到了地下150米深处传回的敲击管道的声音。随后还发现,从地下收回的钻杆上不知被谁扭上了一段铁丝——下面还有人活着。对于筋疲力尽的抢险者来说,这是最大的鼓舞。

    但这短暂的交流很快过去。尽管抢险救援指挥部用尽了各种办法,向下输送纸、笔、电话、矿灯和营养液,但再也没能听到“生命的回应”。

    人们感到不安,担心井下的工人凶多吉少,时间毕竟太久了。

    4月4日,救援进入第8天。这天下午,我再次来到现场,先是采访了一些疲惫不堪的抢险队员,随后到工人宿舍区,找到两位从外地赶来的志愿者——关注容易被忽略的“小人物”,是本报的传统。

    采访结束后,夜已深。我来到抢险救援指挥部新闻组,“占”了一个电源,开始整理当天的情况,传回报社。

    事后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如果当时先回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我将错过重大新闻。

    4日晚,抢险转为救援——救援队员进入井下搜救。22时20分左右,有人发现巷道深处的水面上,光点晃动,被困者在求助!

    这消息很快传遍现场。人们走出去,试图到井口观察,现场却“戒严”了。大多数人被拦在警戒线外。

    成队的救护车等在路上,一直排到井口。每位被困人员获救后,都有一辆救护车供其专用。

    眼看无法进入井口,我反其道而行之,来到救护者必经的路旁。任何一辆救护车开出煤矿,都要经过这里。一些抢险队员也放弃难得的休息,守在这里。

    零时40分许,第一个担架升井。整个现场掌声雷动。载着第一位获救者的救护车很快来到我们身旁。透过朦胧的窗户,可以见到医护人员在施救。

    我给编辑发短信:来了!

    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人们一遍又一遍数着这简单的数字。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一共有9辆救护车经过。

    直到人都散去,我才发现,已经无处可去。这个时间,不可能有车回县城。

    风格外冷。在最近的工人宿舍,我壮着胆推开了一个亮着灯的房间。室内生着煤炉,十分暖和,但所有的床铺都睡着工人。待了一会儿,我悄悄离开。

    这时,我遇上了一位好心的抢险队员。他带我去食堂吃了点剩下的馒头和菜。随后,我们各自在黑夜里寻找栖身之处。

    第二天是清明节,午后,又有109名被困工人获救。县城里的居民,惊讶地看着救护车一辆一辆呼啸而过。

    8天8夜,115人获救,有人称之为“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后来,还有人一度打算把这次救援拍成电影。

    如果说发生在王家岭的故事是个“奇迹”,那这奇迹也应当包括:115人获救的同时,也有38名条生命永远留在了碟子沟的矿井里。

    我至今无法忘记“奇迹”的另外一面:

    ——王家岭煤矿是个在建项目,隶属于一家大煤业集团。这家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对于媒体关于“矿难”的表述不太满意,向不少记者强调,因为是施工阶段,出事的是“王家岭矿”,而不是“王家岭煤矿”。很明显,这家集团为牵涉其中感到委屈。

    ——煤矿施工方事发后迟迟没有露面,后来终于派人出席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他们介绍了自家科学合理调动、分工明确、领导带头等措施,强调如何发挥先锋的作用。这番类似于经验介绍的表态,被一位不耐烦的记者斥为“英模报告会”。

    ——看似简单的被困人数,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事发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出现了123、152、153共3个版本,此后确定为261人下井,108人逃生,153人被困。事发6天6夜之后,施工方终于宣布了153人的姓名及籍贯,但与之前通报的情况又有出入。

    ——“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带班人员不下井,工人有权不下井,带班人员早出井,工人有权早出井。”矿工下井前的入口内外,类似的标语挂满了墙壁。标语的存在,与施工方引以为荣的“勇争第一”精神和“施工新纪录”在一起,从两个方向提示事故的起因。

    事故的成因之一,是施工赶进度,不落实探水措施。在王家岭煤矿只待了9天的矿工郑步宵说,自己上岗前做过一套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考卷,队长给他卷子的同时还给了一份可以照抄的答案。他注意到:“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卷子里连个‘水’字都没有。”

    而事故发生那一刻,水流首先淹没的,就是这个小伙子曾经所在的工队。3月28日那天清晨,早班的工人照常来到这里集合,乘车沿着坡度极大的轨道向下冲去。地底深处,喷薄欲出的肮脏积水,静静地等待他们。

    我还目睹了这样的场景:无法进入现场的家属们,站在半山腰上,长时间地一动不动。74岁的河北老人武正英是借了路费来到王家岭的。在儿子获救以前,老人用难懂的口音哀叹自己命苦,但愿不要“老了没人管了”。最终,他的儿子与其他114位工友获救。他们是在井下吃煤块、啃木头、吞尿、喝脏水苦苦熬过的。

    “奇迹”二字太过简单,它无法概括发生在王家岭的,这些望眼欲穿、死里逃生的体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