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年终特稿

一年经济热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从香港采购物品的市民经罗湖口岸返回深圳。

    CFP供图

    海外房东

    海外购房已成为中国人的投资趋势。随着中国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限贷令、限购令的推出,原先的房产投资客把投资方向转向了海外市场。人民币升值、“以房养学”等因素更催热海外购房活动。

    2010年下半年来,中国房产投资客在海外许多热点地区频频出手,仅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来自上海的投资客即斥资超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几十套房子,一举成为当地房产市场最大海外买家。

    沪上电视栏目“地产夜话”对近千名有海外购房意向的电视观众的调查表明,中国投资客十大海外购房首选地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美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英国、韩国、日本、新西兰。

    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将有上百亿美元民间资本流出海外,其中一半以上会投资海外不动产,上海则是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的最大市场。

    赴港打酱油

    随着内地物价的不断上涨,加上港元对人民币的连续贬值,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如今似乎出现了“倒流”迹象——越来越多的深圳人赴港扫货,他们购买的不再是以往令内地人风靡的电子产品、化妆品等,日常用品也成为他们购物包里的主要“战利品”。从而令经皇岗、福田口岸的客流呈现出“上午高峰叠加涌现、午后高峰连绵不断”的新变化。

    近期,有人在皇岗、福田口岸出境大厅观察发现,以往出境的旅客多集中在上午时段,多为内地赴港旅游的团体游客和个签居民,而下午时段出境旅客则相对稀少。但目前下午经两个口岸出境的客流高峰一波接一波,整个验证大厅有时挤满了拉着购物包或购物小拖车的内地居民。

    这些拉着购物箱或拖车的旅客多是“一签多行”的深圳居民,他们喜欢趁下午客流相对少的时间段赴港购买日常消费品。由于近期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深港两地的日用品差价越拉越大,估计在20%%~30%%左右。这些琐碎的差价加在一起就不少了,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能省一分是一分。一些购物车里,塞满的不是原来访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大的一桶有机酱油。“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只是内地近期物价快速上涨的一种反映。

    “海囤族”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看了新闻,说什么都在涨价,反正以后也要用的,能囤就赶快囤点吧!”

    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了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在工资增长赶不上CPI增长的时代,民众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是游资的炒作,而是垄断行业“搭车涨价”以及中间商从中作梗。

    (来源:互动百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