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

论文代检测:让您抄得放心

实习生 陈竹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2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山寨检测大行其道

    “东拼西凑的文章怎么逃避论文检测系统的检测?”在某网络论坛中,这个问题下面出现了好几条回答:“论文代检测,与高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客服QQ×××××”;“为解除同学们在学位论文送审检测时,达不到学校标准带来的后顾之忧,我们特提供全国高校在检测论文时统一使用的CNKI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论文抄袭)行为检测系统(TMLC)的VIP检测服务”……

    2008年底,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合作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制成功,这个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能检测出跟以往的论文有雷同之处的词句或段落,一篇论文与期刊数据库的文字重合率大于或等于10%,属于句子抄袭;30%至50%之间属于段落抄袭;50%以上则被判断为整体抄袭。国内大多数高校为防范学术不端,都已经引进了这一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论文抄袭的界定和评判标准。

    不过,随着论文检测系统的发展,“山寨”检测系统也大行其道。在各类交易网站上,已经有许多论文代检测的皇冠卖家,除了提供知网系统的服务外,一般还提供另外两种系统的代检测:万方数据库开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自主研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市场价”是知网160元一次,万方则要便宜些,每万字5元。

    购买学生“好评如潮”

    在淘宝网上,一家网店本月的销售量已经超过1000笔,买家的评价也是“好评如潮”,纷纷表示经过该店检测后,顺利通过了学校的系统检测。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询问,该店的一位客服很谨慎地回答道,目前知网和万方都不准确,两个系统的差异谁都说不清楚,但是知网是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系统。

    代检测的交易方式很简单,买家将论文发送过去,卖家则返回一份学位论文检测系统报告单,包括三项内容:一份总检测报告;一份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将全文抄袭的文字标红,便于对比修改;还有一份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标明了有问题的章节分别与哪些文献重合,重合字数多少,从哪里开始重合,字数分别是多少。

    据介绍,知网的论文检测系统分为三种,学位论文检测系统(TMLC和VIP版)、科技期刊论文检测系统(AMLC)、社科期刊检测系统(SMLC),客服提醒记者,如果是毕业论文用,一定要选择学位论文检测系统TMLC版,这是现今高校使用的最新版本,也是最畅销的版本。

    在另一家售卖“万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双皇冠”网店里,店主自称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在万方平台已经测过数千篇文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介绍,他所使用的万方检测与知网不是一个平台,数据库内容有点小差异,但不管用哪个库测,都能指出相似段落与原段落的对照段落,买家可以根据这个修改。

    在网上,还有一些名为“免费论文检测大师”、“论文通行证”等免费的检测网站。但不少学生反映,免费的只是随便弄一些数据库,根本查不出来,有的免费网站还是骗子,上传的论文很可能被卖掉再发表。因此,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使用付费的代检测方式。

    系统只能防“笨蛋抄袭者”

    中山大学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许兰(化名)几个月前就听说,从她们这届开始,学校开始使用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据说一句话里有15个字与其他文章雷同就算抄袭,总共达到5%被判定为抄袭就不能参加答辩。”

    “有时候看书时做了笔记,可能脑子里就会有印象,写论文时无意中用了这些内容,是很难避免的。”许兰觉得,这个系统比较死板,只看字的重复率,实际上检测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准确。不过前几天,她得到一个令她非常高兴的消息:寝室里一个同学的导师拿到了破解版软件,可以帮他们一并在交给学校之前先试检一遍,这样就不用去网上花钱买了。

    用系统检测出来后怎么改?这难不倒大多数学生,“改词、换句、改变描述方式(变原句为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词汇、关键句……”浙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顾隽文(化名)把这一系统称为“防笨蛋抄袭者”软件。

    本报曾于今年2月报道过大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反反抄袭”战术(2010年2月6日《论文“反抄袭”软件遭遇大学生“反反抄袭”》),如加脚注、将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甚至用google翻译成英文再转译成中文;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则更淡定,毕业设计作品只要改改数据和代码,就检测不出来。

    而如今,层出不穷的网上论文代检测服务,又提供了新的“反反抄袭”法。“写的时候小心点,实在不放心的话,还可以出点钱,买个心里踏实。”顾隽文说,学校里也有不少老师或同学搞到了这个系统,在小范围内流传。而购买的同学,很多都选择的是比较便宜的万方,实在来不及仔细修改才会选择知网。

    治根还需改革

    “其实我们往往不是真的因为抄袭了才去检测”,顾隽文说,由于文科生研究的领域有限,相同课题的文章难免会出现类似的部分,做前人研究、文献综述部分更是容易“撞文”。但由于通不过就不能参加答辩,会给临近毕业的学生带来很多麻烦。

    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表示,这些系统大多采用国外现成的软件,仅稍加改变,因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实际。如政治性强的论文往往有大段引述及大同小异的论述,在此系统里往往会判为抄袭。而且的确像学生了解的那样,由于系统只能作简单类比,所以稍加改变就能规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靠这类系统防不了抄袭剽窃,更无法根治。

    而对于毕业生在网上购买代检测的现象,葛剑雄认为,这说明学风不正已到了普及的程度,也证明各种形式的抄袭剽窃已经无所不在,所以毕业生才愿意花这一笔钱。他认为,要避免学术不端,无非是从两方面入手:从学生主观而言,应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以抄袭剽窃为耻,自觉抵制学术不端;从客观条件而言,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完成或发表论文作合理规定,在普遍教育基础上实行“以往从宽,今后从严”的办法。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