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禁令难压补课之风 行政措施也得讲创新吧
漫画:李晓宜
近日,湖南省颁布“禁补令”规定,今年寒假,全省所有高中都不能组织学生补课,或为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和复读班提供场地和条件。由于本次“禁补令”把高中毕业班也纳入其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禁补令”,并引发网上一片热议。
“我们确实应该禁止补课了。”一名人民网网友说,现在部分老师为了补课赚钱,在上课时“粗讲”,在补课时“精讲”,“这样的做法太缺乏责任心和师德了!”
一名新浪网网友认为,补课不仅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还会阻碍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现在提倡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但‘补课之风’就像一种传染病。一个学生补课,会传染给很多学生和家长。大家都害怕落后。毕竟,现在的高考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
“我的孩子现在上高中一年级,英语成绩老是跟不上,落后其他同学一大截,很让人着急。不补课怎么行呢?”一名自称家长的网易网友留言说,现在一个班里有几十名学生,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很难因材施教。于是,尖子生觉得在课堂上“没吃饱”,要补课。差生觉得没听懂,也需要补课。“补课是一种刚性需求,禁得了吗!”
实际上,早在2000年年初,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曾颁布“禁补令”。10年来,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年年发文,重申禁止补课的规定,但各地有关补课的报道和信息仍然屡见不鲜。
一名搜狐网南昌网友将“禁补难”的原因归结为“唯分数论”的高招制度。“如果哪天不用拼高考分数,而是靠‘素质’说话,哪个家长还愿意让孩子补课受罪啊?再说了,现在的补课费用还真不低呢!”
不过,下面立刻有网友反驳说:“以综合素质判断考生能否进重点大学,我们是不是就得让孩子补钢琴课、马术课、高尔夫球课了?那花销不是更大!”
这名网友认为,要禁补,就应从根源抓起,“大家都想上重点中学、名牌高校。但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竞争在所难免。所以,‘禁补’的关键是均衡学校之间的差异。就像要取消重点中学一样,关键并不是要取消‘重点中学’这四个字的头衔,而是真正做到个个学校是‘重点’,每名老师都‘优秀’。”
新华网网友“寿比南山”认为,“禁补令”既然出台,就应确保有令即行,有禁则止,否则,等同无令,这会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形象大打折扣,不如不发。
“毕竟社会上对‘禁补’的呼声很高,政府总得拿出姿态,有所作为吧,于是‘禁补令’就出来了。可惜的是,这样的‘作为’,其实等于没作为,还倒贴银子进去。”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指出,根本问题没解决,“禁补”就等同“掩耳盗铃”,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但‘禁令’一出,就得付出成本。开会,发文件,再加上执行和监督,难道不需要钱吗?这样的‘作为’还不如‘不作为’呢。行政措施也得讲创新吧!”
一名人民网网友表示,当前不仅是“禁补令”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其实,“禁止高考复读”、“禁止乱收费”、“禁止收择校费”等诸多“禁令”无不如此。“如果一味地规避关键问题,补课、复读、乱收费、择校费仍会一往无前,难以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