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青校园

魏曦铭:逐梦电影的“狂人”

本报记者 李菁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3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作为江西财经大学数码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全校师生眼中,魏曦铭是一个“传奇”。两年前,魏曦铭还是一名来自河南乡村的贫困大学生,入校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写出了3个电影剧本,其中《城市候鸟》拿到了广电总局的拍摄许可证。然后他用14个月的时间筹集了100余万元拍摄资金,亲率50多人的大团队深入太行山深处,耗时两个多月拍摄完成了《城市候鸟》,成为国家首部由大学生自编自导的电影。

    通宵达旦写剧本,只想拍电影

    魏曦铭在许多同学眼里,曾经是个异类。别的同学,课余生活丰富多彩,魏曦铭却只是伏案疾书,常常忘乎所以通宵达旦,以至于室友们早上醒来,还见他用黑纸罩着微弱的台灯在埋头苦写。他在写剧本,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想拍成电影。

    一个穷大学生想拍电影,太疯狂了。疯狂的梦想惊呆了许多人。魏曦铭在校是个建档的贫困生,父亲患尿毒症已在几年前去世,家里欠了很多债,读高中、读大学的钱都是东挪西凑借来的。有人笑话他:拍电影你有什么?专业知识?关系?钱?你只是个一文不名的大学生。

    也有人劝他:全国每年就批200多部电影拍摄许可证,多少公司、单位在排着队等呀,而且拍电影是烧钱的活儿,一部最低的小成本制作电影也要80万元,一个贫困生,去哪儿筹钱?

    可魏曦铭像着了魔,全然不管不顾地做着“电影梦”。他们不知道,魏曦铭也苦闷,他偷偷给学院里自己尊重的一位老教授发去短信:“我写剧本要拍电影,别人都说我不行,您能不能回短信告诉我‘你能行’?这位老教授很快给他回了短信:你能行。他用这种索要“鼓励”的方式来获得自信和坚持下去的力量。

    从走进大学的第二个月起,魏曦铭投入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写出了《第七艺术》、《90后的皮肤》、《城市候鸟》3个剧本。

    为拿到拍摄许可证,他坐火车一路站到北京,直奔广电总局。对送审程序一无所知的他,因为没有介绍信,先是被拦在了大门外,只好坐在门口等,然后不断地打电话联系,终于感动了工作人员。可进去后才知道,需要附上有关公司的材料。

    魏曦铭立即返程,在火车上又站了10多个小时,回到南昌,四处找公司,终于有家公司愿意帮助他。第二天带着公司材料的复印件,他又匆匆乘上去北京的列车,却被告知,需要公司材料的原件;他掉头回南昌,说服公司拿出工商执照等原件,第三次千里赴京。然后被告知,剧本写得太稚嫩需要修改,他只好又踏上“回家”之路,修改剧本,再次送审……一个月内,魏曦铭四上京城。每次来回,他都得在列车上站上一通宵,即便是这点路费,也是不断从哥哥那儿“骗”来的。

    一个月后,广电总局打来电话,告诉他:电影拍摄许可证办好了,去做准备吧。当魏曦铭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时,大家惊呆了,一个老师事后回忆:我还以为魏曦铭在和我们开玩笑。2009年9月,魏曦铭的剧本《城市候鸟》,成为我国第一部由在校大学生编写获批拍摄的电影剧本。

    近10个月,他像乞丐一样找投资

    在那个秋天,南昌胜利路步行街、财富广场总能看到魏曦铭的影子。拍电影需要钱,魏曦铭一文不名,他只有一个办法,只要有时间,就到繁华街市一家一家地敲开眼前那一扇扇陌生的门,然后面对门后那些各色表情的陌生的人,一遍又一遍诉说他的电影梦。

    大部分时候,衣着寒酸、满脸憔悴的魏曦铭被当成疯子或神经病赶了出来。也有一线希望的时候,当一家企业表示了投资意向,魏曦铭欣喜若狂,他去了4趟,每趟都踏空。最后一次从企业出来已是深夜,公交车停开,打不起的士的魏曦铭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学校。还有一次,魏曦铭在同学的陪同下找到一个有意向的商家,在店门口站了4个小时,才等到店老板,可当对方看到站在面前的是几个稚嫩的学生时,当即回绝了,他们步行走回学校,路上,当聊到“跑了10多个月,却一分钱的赞助也没拉到”时,魏曦铭终于抑制不住抱头痛哭。

    坚持梦想创造“奇迹”

    但经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魏曦铭开始被社会关注。

    一天,魏曦铭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家火锅店的老板,他告诉魏曦铭,自己来南昌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他欣赏魏曦铭的执著,愿意帮助他实现梦想,无偿资助魏曦铭10万元作为拍摄电影的启动资金。

    最大的一笔“投资”赞助费,来自河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对方告诉魏曦铭“电影赚了钱就分点,没赚到钱就当赞助了”,甚至没有一纸协议,对方就直接把钱打到了魏曦铭的个人账户。

    母校江西财经大学也很快伸出了援手,校党委决定拨出5万元专款资助。

    100多万元的拍摄资金到位,远远超出魏曦铭当初30多万元的筹资预想。今年2月28日,在南昌,魏曦铭举办了《城市候鸟》开机仪式,然后带着50多人的拍摄团队走进了河南省的太行山区。

    而这时魏曦铭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甘愿追随他的人,同班同学万猛华第一个加入,曾经缺钱时,是魏曦铭毫不犹疑地拿出400元接济他,可事后万猛华才知道他比自己更缺钱。万猛华成了《城市候鸟》的制片人,为筹资四处奔波。其痴迷之深,以至于母亲一度以为他误入传销。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大四学生小向、清华大学大三学生李绣在看到魏曦铭的报道后,从北京赶到河南太行山区的拍摄现场,志愿担任起剧组的副导演和监制。

    程晓龙,曾经在江西一家媒体工作,看了魏曦铭的事迹报道后,毅然辞去工作,担任起了《城市候鸟》的监制。那位火锅店的老板,不仅提供资金,还把自己的车“借给”剧组,来回奔波了4个多月,甘愿当起了编外“副导演”。

    学校艺术学院的音乐老师无偿为电影创作了音乐,美术系的师生义务为电影进行数码方面的后期制作,学校宣传部部长欧阳康为电影的发行数次跑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宣传这部电影。

    当电影进入发行阶段,魏曦铭终于有机会回到学校。和学校的老师们坐在一起,他大杯大杯地喝下白酒,然后喋喋不休地对在座的老师们表达着谢意,后来他嚎啕大哭,扑通跪在地上不起来,直至被4人抬着回了寝室。

    事后,魏曦铭在QQ上和记者聊天,谈及那天的“失态”,他说:一是因为压力积累了两年,二是因为自己心存感恩却不知该怎么面对帮助他的人。

    如今,魏曦铭已经在北京CBD核心区域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他说,会脚踏实地把电影做下去,这可能是对帮助自己的人最大的回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