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1年1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体育
光有场地和设施,没人指导也不行——

大学生村官成农村体育活动指导员

本报记者 慈鑫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1-01-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记者近日在四川省德昌县、米易县等地采访时发现,近年来,大学生村官除了在农村担当“政策宣传员”、“农业科普员”、“决策参谋员”和“民事调解员”外,又多了一个新的头衔——群体指导员,他们在推动农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提高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来到德昌县银鹿乡新塘村时,正是傍晚时分,村委会门前的水泥地篮球场上聚集了不少打篮球的农民;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一些彝族村民正在垫子上相互切磋具有民族特色的摔跤技术;在乒乓球台边,身着彝族服装的妇女打起乒乓球来,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

    在人群中有一个毫不起眼的瘦小年轻姑娘,她却是全村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她叫张庭海,2009年毕业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同年10月来到新塘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不少村民正是在她的帮助和动员下开始参加了体育活动。

    “我自己也来自农村,我知道很多农民不参加体育运动,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参加体育运动对自身的意义。”张庭海说,“现在,农村的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了很多,但要想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光有场地设施条件还显得不够。”

    德昌县银鹿乡乡长虎科且(彝族)对于农民体育活动在组织开展上的困难就有着切身体会:“除了篮球、乒乓球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外,在农村,其他能开展的体育活动很少,并不是因为硬件条件跟不上,而是没有人知道如何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如果体育活动的内容很贫乏,时间长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就会下降。”

    在新塘村,此前很多村民只能马马虎虎地打两板乒乓球,羽毛球则从未摸过。“我们也希望村民的体育活动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可是,器材买好了,却没人能教。”虎科且表示,“直到大学生村官来到村里后,这种状况才有了改观。”

    张庭海看起来很文弱,但她接受了3年大学教育,在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广播操、健身操等基本体育活动的掌握上,却比很多看起来身强力壮的农民更在行,虎科且高兴地说:“正是在张庭海来了之后,村民才算是真正会打乒乓球了。”

    “由于不会玩儿,没有发现运动的乐趣,农民们摸摸球拍、看看球台,勉强打了几个球后,就失去了兴趣。如果有人能对他们进行指导,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张庭海表示,自己在大学时就喜欢打乒乓球,打得还算不错,本来没觉得这项爱好能对自己当大学生村官有所帮助,来到农村之后才发现,因为乒乓球打得好,无形之中就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给自己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帮了大忙。

    张庭海不仅教村民打乒乓球,还教他们打羽毛球和排球,尽管张庭海在不少体育项目上也不精通,但正是她让村民与这些运动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更重要的是,张庭海告诉村民,参加体育运动并不仅仅是业余娱乐,还有助于强身健体、防范疾病,这要比强迫村民改变传统的、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业余生活方式更打动人心。

    在张庭海的组织下,新塘村也举办了篮球和乒乓球比赛,而在过去,村里没有人懂得如何举办这样的体育比赛。

    大学生村官给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带来改观的不只是银鹿乡,在四川省米易县丙谷镇,党委书记付春也有着类似的感受。

    “丙谷镇共有11个行政村,现在,每个村都有大学生村官。从2007年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赴任以来,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确实受到了非常明显的积极影响。”付春表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民生工作的重视和诸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的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像四川省德昌县银鹿乡、米易县丙谷镇这样较为边远的农村地区,村村建有体育活动场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正如付春所说,“农民群体活动的开展重在组织和引导。”因为观念上的差别和长期以来接触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少,农民群体活动要真正开展起来,并不是仅提供场地和设施就可以了,这也是农民群体活动与城市群体活动在实施中的一大区别。

    在丙谷镇橄榄河村就曾出现这样的尴尬一幕,由于村民对“健身路径”不了解,在村里的“健身路径”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最后,经过大学生村官的指导,村民们才知道了“健身路径”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健身路径”这才算是逐渐实现了物尽其用。

    在张庭海看来,尽管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对促进农村群体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相比起农村群体工作的发展空间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她希望在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同时,也能派出更多的群体活动指导员走进农村。从大学生村官而言,提高自身体育运动水平也并非锦上添花的随意选择,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求。

    本报北京1月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