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1年1月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阅读周刊
文心•雕龙

杯里的茶水不倒出去是倒不进可乐的

——读《梅琳:我的中国》
戴鸿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1-01-0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梅琳:我的中国》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 杨姣摄

    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了解世界的途径更为便利。每日早上,你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新闻。你当然可以看到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世界,也看到不同人眼中的各色中国。

    国人对所生活的中国,当然也能看到不同的评价。有的赞扬,有的批评,有对同样国策的不同看法,也有对一个生活小细节的不同遐想。人们可以对世博会的拆迁问题提出质疑,可以对火车购票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流行的低碳风潮表示谨慎。中国因为网络的发展而变得更开放,互联网上,你很容易在论坛里、博客中、微博上发现政治光谱中的极左、极右、偏左、偏右以及中间等政治派别的“粉丝”,网络上的“口水仗”有时候比人民日报的头条更吸引大家的关注。

    在中国,能看到这么多不同意见,我觉得是好事。只是,许多人迷茫,迷茫自己看到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成人迷茫,孩子就更迷茫。因为网络的一大作用就是信息碎片化,尤其在手机能上网以后,这样的效果就更显著。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本,恐怕没多少人愿意读。

    真实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生活的国家到底怎样?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的未来,或者说是自己在中国的未来?我想,这些问题不仅是成年人需要思考的,更是给未来的成年人、今日的学生出的一个问题。

    可惜,据我观察,学校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一个外国人,写了一本书《梅琳:我的中国》,来替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通过人物对话,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告诉你中国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美国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何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问题,确实好多人并不明白。

    原因在于,我们常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外面的世界,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不例外。我们以我们的价值观,去理解对面的世界。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不同颜色”的国家。犹如有些人永远吃不惯西餐一样,他们一直以中国的舌头去品尝西方的味道。杯里的茶水不倒出去,是倒不进可乐的。虽然大部分国人喝惯了可乐,但是脑袋中还是中国式的思维,眼光也是中国式的眼光。他们看到的美国,看到的欧洲,以至于看到的世界,就是中国化的。

    其实,这本《梅琳:我的中国》核心内容,就是要换种眼光看问题。求同存异,讲的就是如此。中国有先进的地方,有让国人自豪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外国人一直批评的地方。不能因为别人批评了就去批评别人,也不能因为我们自身有问题就去羡慕别人。任何国家,都因为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政治,而区别于其他国家。但是这种区别,并无好坏之分,而只有适应与否。适应的,自然会留下来,不适应的,自然会淘汰。

    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是台湾记者宫铃写的《从台北到北京》。写的是两岸差异,两岸观点的不同,以及如何促进两岸理解。书里讲了,两岸人在看待两岸问题上,也应该多些互相了解,放下自己的那套东西,多了解对方的,才能促进沟通。其实本质上,这跟跟《梅琳:我的中国》,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就是看待不同世界及自我认识的方法问题。

    说到底,让一个外国人教中国的孩子怎样认识中国,确实有点别扭。但是,这样的书出现了,确实不是坏事。让一个外人,带点自由空气,多多打开人们的思维和眼界,我想,别管他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总是有益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