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还是遭遇自然灾害
十大年度新闻之类,照例是要如鲁迅先生所言犯“十景病”的,这且不用说它。作为近年来思想更解放新闻更进步之一大标志,年度新闻已经不太讳言自然灾害了。比如,今年新华社发的年度十大新闻就没有回避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甚至于谨慎地选择字眼之时,还能直陈自然灾害的异常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十分巨大等事实。地方性的评选,亦开始有洪涝、干旱、台风等异数露出头脸。不过有一点几乎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甩掉高调宣称人定胜天的惯性。比如,在表述自然灾害时,就不断宣称“战胜地震、泥石流等灾害”。
2008年,我们战胜过汶川地震,2010年我们又战胜了玉树地震;去年,我们战胜南方雪灾,眼下,我们又面临着一场对于冰雪的战胜?这话说起来绕,却掩藏着一个问题:我们战胜了所有自然灾害吗?也许是,也许并不。比如,地震,只能算是不幸地遭遇。某个震区最终震荡止歇,那是因为地火的消停;而其他未有震动的地方,恐怕要感谢大地的格外开恩,人类岂能轻易战而胜之?
笔者这样说,决非危言耸听,更非悲观论调。GDP的过度追求,后工业时代的自作自受,多少年不遇的极端气候已成常态,并使气候异常高调进入全球政治的话语体系。而自然灾害更是无国界,那情形难说不是一年比一年吃紧。眼下北半球在极冷和雪灾中徘徊,而南半球洪灾、地震密集暴发,自然灾害的围追堵截使那些浪漫主义的轻言“战胜”,听起来有些可笑。
再有,那些轻言战胜的豪情,另有十分不智的地方。因为它常常会消弥人们的敬畏心,使人类的行为显示出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幼稚,甚至于变得更无所顾忌。一些如旱灾、洪水、风灾、沙尘暴、环境污染之类的灾害异数,明显与人类的作派大有关联。而灾异的消除和减缓,更是依赖于人类的小心侍候,依赖于人类的未雨绸缪,依赖于人类的预警意识。我国是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比如水利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沙漠化的防治,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常规性工作,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可以说,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完全战胜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与其年年宣示战胜,又年年忍见灾异之数在暂时萎顿之后变本加厉地卷土重来,不如直言不幸遭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