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与自己立一份约
“零点时分,舞台上不是什么新年祝福,而是发布了《北京大学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折页。我看台下,大家都看傻了!本来想拍一个手舞足蹈的零点倒计时,结果成了大眼瞪小眼。新的一年,从‘规范’开始么?”
我理解这段记叙里的失望甚或嘲弄。我也理解“不相信不相信不相信一百遍”这类评论里所蕴含的对一所大学的期许。毕竟,我们熟悉的语境里,出现过太多并无多大价值、以几热爱开头、以为什么而奋斗结尾的规范或守则。但是别忘了,令人反感的多是对此的僵化或异化,而规范本身无可厚非——《左传》之谓: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
所以,新的一年里你大可对这样外在于自身真实感受的礼仪规范、行为守则等等丝毫不感冒,但你也大可和自己立一份约。这一年,不妨从自己内心的规范开始。
新的一年里,你和我,许许多多至少还打算对得起自己的人,给自己立什么样的规范?内心准备守什么样的准则?或者,拒绝去遵照、默许、认同什么样的潜规则?
你和我,做那个扶起倒在地上同类的人,可不可以?或至少,做那个见证这样的举动、当纷争出现时能够向仲裁机构和大众陈述实情的人,可不可以?你和我,如若不幸是那个倒在地上的人或其家属亲朋,做感激别人的搀扶和救助、而不是借机讹诈的人,可不可以?
你和我,做一个诚实的人,可不可以?做那个戳穿假话的人,当然最好;如若不能,不说假话总可以;如若再不能,别创造假话,这个必须可以。
你和我,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不可以?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努力工作,我们努力思考,我们努力爱护自己在意的人,我们努力贡献于社会与同胞,我们努力保管自己珍惜的东西——不管那是实物、情感,还是某种品质,别让岁月神偷偷走这些。
新的一年里,由人所组成的机构,一所学校、一家公司、一张报纸、一个处一个局或一级政府,当然也该和自己立一份约。这一年,不妨从面貌一新的规范开始。
广州日报是这样做的。元旦当日,该报A14版公布了《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这是和自己立约:我将、我必须这么去做。这也是和读者及整个社会立约:请依此准则监督我。
有人看重其中的专业姿态:“当下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还有专业化尤其重要,职业的理念与操守尽在一条条准则的细节中。”有人向这种专业精神致敬:“曾经从图书馆里借来一本讲英国大报的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英国报纸对自身订立的极其繁冗的采编规范。我们媒体做很多事情太没有专业精神,怎么会有公信力?媒体出路惟有重建公信力,公信力之基是厘清自己的边界,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他们所议均好,且看实效。
复旦大学正准备这样做。该校校长去年年末透露,《复旦大学章程》正在起草中。如若这样一份章程能尽快出台,且少有官话套话而多定学术独立之实,将是一所大学最好的新年礼物。
大学章程被我们充满期待地译为“宪章”,世界成熟大学的治理中,它确实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国,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大学须有大学章程。然而迄今只有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少数高校拥有本校章程,诸多名校并无这一“立校之本”。
稍有吊诡的是,订立章程本该基于大学自发的冲动,但实际上这一举措的关键推力来自教育部,复旦和北大、北师大等26所部属高校一起,被确定为进行“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试点。
无论如何我相信,章程可以很好,即便面对诸多规定套路,即便戴着镣铐跳舞。关键一点是要意识到,这是一所大学在和自己立约,和自己的教师与学生立约,和自己的历史与未来立约。没有这番担待,便易落入僵化和异化,好事难成。
新的一年里,这个国家也该和自己的人民立一份约。事实上,契约已有,《宪法》便是。重申这一“根本大法”的精神,维护这一“根本大法”的权威,把公权力框限在法之内,让公民私权得法之护航,便已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