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就是“小托班”
早好几年了,被大家紧盯着的“中投2号”终于“咕咚”一声出世了,2010年12月22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200亿元人民币,首期45亿元。
中投是什么?就是把美国人吓得吃饭睡觉都瞥着一只眼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像当年的志愿军。但那是吓唬美国人的,是对外的,中投序列里还有一彪汇金公司,那可是子弟兵,是救火队,不仅救国有金融机构,像中行建行;对那些遭难的股份制企业,比如光大银行新华保险也满腔热情,注资成为大股东。所以,大家认为国新是中投二号,是救火二队。
但是,国资委主任王勇不认可这些不成熟的说法,称国新公司不是投资公司,而是一个国企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它的任务是持有划入国新公司的央企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配合央企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优化央企布局结构。
这些话语太专业了,弄不懂也不丢脸。眼下大家能整明白的是,国资委直管的央企并不都是中石油中石化那样每年上千亿的利润拦都拦不住,有些央企虽贵为行业老大,却不幸入错了行,还苦哈哈亏损着。在幼儿园里,老师往往把那些体质弱、调皮捣蛋或者家长没空来接的孩子,单独聚一块儿管理,被叫做“小托班”。这新成立的国新公司就是“小托班”。
“小托班”这个词太不专业了,不能涵盖成立国新公司的良苦用心。咱把那些专业话语嚼烂了,试着解释国新公司的使命。
国新公司是央企“小托班”的出资人?像汇金公司一样出任大股东?当股东要有钱,中投成立时拿的钱是2000亿美元,而且传说马上要追加2000亿美元,国新公司这200亿元人民币实在是毛毛雨,不像。何况领导说过“不是投资公司”。
领导倒是说过,国新公司要成为“国企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如今一提到“操作”,最重要的就是资产整合和上市。领导既然提出要企业化操作,那就应该走市场渠道。如今许多央企都是上市公司,若需要整合资产,有投行、会计事务所、律所等各种专业机构操办;若想出售资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就是;若论流通股,那是股市股民的长项——何劳成立国新公司?
或者,国新公司就是个批发站,是个打包公司,就是为了完成国资委定的任务。国资委决定,要在年内把旗下123家央企缩减至80到100家。眼瞧着是无法如期完成了,让国新公司收罗30家进来成为一家公司,任务不就完成了吗?不能如此无视公众的智商,也不能无端猜测国资委试图无视公众的智商,国新公司断不会这般打算。
那么,比照之前成立的另一个“小托班”诚通集团,2005年以来陆续接收和托管了一大批困难国企,据说盘活了不少资产,比如在中国唱片总公司,诚通发现这家公司的老唱片资源大有可为,于是着力进行了优化改制。这叫什么?这叫一个能人救活一个厂,那是20多年前的把戏了,如今中国已是北斗卫星时代了,不会再埋没能人了——何况,国新公司很谦虚,不会自我表扬为点子大王。
最后,回到国企建庙上规模的最为普遍的动机上来:安排干部。谢企华出任国新公司董事长,谢64岁从宝钢董事长任上退休后赋闲3年,在67岁的年龄出掌国新公司。显然,成立国新公司不是为了安排谢企华,而是国新公司需要谢企华。
其实,大家把事情想复杂了,国新公司确实只是个“小托班”,而且是传统的“小托班”,它既要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又要当投行,还要出任市场裁判员运动员。不能断言“小托班”不能成功,谢企华确实曾把宝钢做大做强了。
如果“小托班”做大做强了怎么办?眼下正在上演的故事是:中粮集团由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出资4亿元,整体收购四川保宁醋公司。持有保宁醋公司97%%股权的掌门人陈福生并不乐意把自己的家当转让出去,但这事由不得他,有中粮集团和阆中市政府的联手,有张飞牛肉公司背后抄掠专营门店,陈福生只好就范。
“小托班”会长成彪形大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