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墓价超房价,黄泉路上收费高

“经济适用墓”能否让人“死得起”

“新华视点”记者 郑 黎 张 钦 王海鹰 《 中国青年报 》( 2010年11月25日   01 版)

    最近,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推出的“经济适用墓”,再次掀起有关殡葬改革的舆论交锋:墓价高于房价,“经济适用墓”能否破解“黄泉路上收费高”的尴尬,减轻群众的殡葬负担?这种改革是否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

    三成公墓须建成“经济适用墓”

    宁波市北仑区民政局日前发文要求,当地30个公墓须留出30%左右的公墓面积建设“低档墓”,墓穴价格不超过4800元或7800元。第一期于11月底建成,共805座墓穴。

    北仑区民政局称,这种墓穴使用的建材与当地中档墓相同,仍是花岗岩,但30家公墓一同“团购”压低建材成本,并保持微利经营,在环境和服务上也不会打折扣。与市价1.5万元左右的中档墓相比,价格下降了50%以上。

    北仑区民政局副局长胡日升说,主管部门最初准备称作“低档墓”,但考虑到群众对这一词汇不接受,这类墓价格虽低,档次却相当于中档墓,便被命名为“经济适用墓”。

    为什么修建“经济适用墓”?北仑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唐国富告诉记者,是为了满足当地不同层次群众的殡葬需求。

    唐国富说,七八年前,宁波一带普通墓穴仅几千元。但随着地价猛涨,墓穴价格也水涨船高。宁波各公墓面积为1平方米的标准墓穴,低的1万元左右,高的四五万元,而当地商品房价格为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与本来较高的房价相比,墓价更是离谱。

    记者在北仑区王家溪口墓园看到,已建成的“经济适用墓”有60座,分成两档,限价4800元的墓型有20座,建材为黑色花岗岩,上面刻有“寿”“福”等字样,做工比较精细;其余的每座不超过7800元,多了一些石栏石雕,造型更美观些。

    正处于试销售期的北仑区“经适墓”已售出12座。当地一些群众认为,“经济适用墓”的价格降到了可承受的地步。宁波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前段时间他的父亲去世,一座3.5万元的墓托朋友找关系弄到“优惠价”,也要3.2万元,相比之下“经济适用墓”要便宜得多。

    一些人则担心,“经适墓”仍然与传统观念相悖,难以为群众接受。北仑区一家墓园的负责人说:“现在社会上丧葬攀比之风严重,‘经济适用’一词反而不利于市场推销,前景未必乐观。”

    高墓价背后有何隐情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曝出“天价墓”“豪华墓”,一些墓地动辄几十万元,有的甚至上百万元,比不断上涨的房价还高,被舆论批为“黄泉路上收费高”。宁波市北仑区的做法引来争论:民政部门能推出“经适墓”,为什么不通过干预,让墓价整体降低?

    唐国富解释,墓地价格归物价部门管理,民政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墓价,只能“通过限制高档墓建设、限制墓穴占地面积、限制墓料材质等相关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公墓价格的目的”。

    “墓价高于房价成因错综复杂需采取综合措施,‘经济适用墓’只是权宜之计,其效果仍有待观察。但有关部门能够推出这项政策已经难能可贵。”长期关注殡葬改革的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教授说。

卡通民警“办证”
飞人归来——刘翔三破亚运纪录
﹃史上最强政府招考﹄被取消
一生无我 矢志空天
“民生立法”驶上快车道
“经济适用墓”能否让人“死得起”
黄华同志逝世
“11·15”火灾赔偿应尽可能程序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