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在动漫陪伴下长大的一代

对话“90后”

陆晓娅 《 中国青年报 》( 2010年11月25日   08 版)

    当已近“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追看《火影忍者》时,“90后”痴迷于动漫,实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很多“90后”来说,动漫已经深深嵌入到他们的精神结构中。

    “50后”、“60后”,掐着指头就能算出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无非是《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到了“70后”、“80后”的成长岁月,国门打开,米老鼠唐老鸭来了,一休来了,蓝精灵来了,荧屏上的动画形象令人目不暇接;待到“90后”睁大眼睛时,已经遍地都是高达、灌篮高手……一个将“动画”与“漫画”合成起来的新词“动漫”产生了,还催生出一个“动漫创意产业”。

    动漫,已经不再只属于学龄前儿童,它伴随着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直至成年。动漫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感动、思考和激励。当成年人整天督着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却不和他们讨论友情与爱情、忠诚与背叛、个人与团队、自由与束缚、生命与死亡时,是动漫带给他们心灵的悸动,带给他们情感的共鸣。动漫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叙事和表达,同时也创造了青少年自我表达的空间,于是成为很多“90后”成长路上的“旅伴”。

    “爱名侦探柯南,也爱秦时明月,爱海绵宝宝,也爱小糊涂神,爱路飞爱乔巴,也爱喜羊羊和灰太狼……”

    “我们是‘90后’,‘非主流’‘杀马特’神马的都是浮云,浮云……我们和你们一样,爱动漫,关心中国动漫的发展。”

    这段凡客体的宣言,来自“肯德基对话‘90后’”无锡现场。其中的“我们”,当然是“90后”,而“你们”,是目前动漫制作的主力军——“70后”和“80后”,对话主题是“关注中国动漫”。

    场面没有想象得火爆,但在不温不火中,仍然能够感觉到“90后”对中国动漫的现状不甚满意:

    “中国动漫里的人物、思想、场景等都挺幼稚的,比如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灰太狼为什么每次都吃不到羊?灰太狼为什么一定是坏的?”“为什么电视里放的那些动画片都蛮说教的?”

    一番对话,在场的“90后”似乎明白了,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晚,中国的动漫人还处在谋生存的阶段;现在的动漫创作者因为教育的原因,想象力受到束缚。总而言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政策的扶持。

    看动漫长大的“90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眼光,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面对“70后”、“80后”制作,“50后”、“60后”审片的现状,当然会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当他们成长为动漫制作的生力军时,是否有力量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在动漫陪伴下长大的一代
自主招生联盟高校同床异梦
幼儿园不宜提“做大做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