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云南马关:“片区检察官”将法律监督向农村基层延伸

本报记者 张文凌 《 中国青年报 》( 2010年11月25日   11 版)

    云南省马关县村民熊伟西(化名)没想到,他的价值1万余元的两头耕牛被盗后,竟然引起了“片区检察官”的注意。在耕牛被盗的第二天,他到派出所报案,并多次向派出所询问,但一直没有结果。“片区检察官”获悉此事后,立即前往该派出所了解情况,经过走访和查阅相关材料,县检察院启动了立案监督程序,促成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日前,县检察院将此案中涉嫌盗窃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4名犯罪嫌疑人移送县法院起诉。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检察院实行的“片区检察官”制度,不到1年来,已经蜚声该县13个乡镇。过去村民们从没见过的检察官,如今常常出现在他们身边。走村串寨的“片区检察官”,将法律监督工作延伸到了农村基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诸多社会矛盾。

    今年4月,“片区检察官”在深入片区工作时发现,马关县夹寒箐铅厂一个耗资100多万元的小塘坝和烟水沟渠,建好之后,竟一滴水都蓄不了,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检察官们随即展开侦查,随着侦查的深入,一宗连环职务犯罪案件浮出水面。

    侦查发现,2007年以来,陈兴斌在做一些选矿厂和矿山水保方案及水资源评估报告时,采用不开发票开白条,收入不入账的方式,私设小金库,将所得的12万多元与办公室主任徐春梅、出纳张光莲私分掉;2008年年初,马关烟草公司将在夹寒箐铅厂修建的小塘坝和烟水沟渠工程的设计和预算交由该水勘队执行,陈兴斌担任议标委成员,负责议标、质监和验收工作。其亲友、马关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李国道获悉后,将工程老板田发动介绍给陈兴斌,并商量好将这个工程交给田发动做,陈兴斌和李国道从中各获取25%的利润。为使田发动中标,陈兴斌将报价明细告知田发动,并在议标会上力荐田发动,使田发动中标夹寒箐镇水碓房铅厂的小塘坝和烟水沟渠工程,工程价款100多万元。此工程完工后,田发动分别送给陈兴斌和李国道各5万元;与此同时,办案人员还发现,2007年5月,陈兴斌用单位的资质,为马关县华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两个选矿厂做水资源评估和水土保持方案,收取的14万费用没有进入单位账内,除去所用开支外,剩余的钱与马关县水务局干部张开发各自私分掉。

    “如果检察官总是坐在办公室里等人提供线索,很多问题是发现不了的。”曾担任马关县检察院检察长、现任文山州检察院副检察长的王克说,越往基层,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就越低,贪污受贿几千元,对老百姓都是一笔大数。为此,“片区检察官”每月下乡镇进站所、进村入户,越往基层走,越有针对性,知道哪里有热点、哪里有问题。原来,对职务犯罪只监督到县级机关,现在,已经监督到了村委会。与去年同期相比,马关县检察院今年立案侦查和办理的反贪反渎案件,已经翻了一番。

    今年3月,马关县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并启动了《马关县人民检察院片区检察官工作制度》,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3名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片区检察官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片区检察官办公室,形成了“检察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将全县划分为3个大片区,13个小片区,检察长全面负责,副检察长为大片区负责人,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为小片区负责人,一般干警3~4人负责1个小片区。以乡镇司法所为依托,在全县13个乡镇设立了片区检察官办公室,“片区检察官”依靠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与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密切配合,定期和不定期到乡镇片区检察官办公室办公,并深入村委会(社区)开展各项检察工作。同时,在全县13个乡镇司法所制作了《乡镇片区检察官公示牌》,将“片区检察官”9项工作职责及各片区检察官照片等内容进行公示。

    该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今年10月,片区检察官到所负责片区开展工作352人次,接待信访81人次;对乡镇干部职工和深入社区、村委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16次,受教育人员达900余人;专项开展预防咨询两次;开展预防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3篇;开展法制宣传17次,发放宣传材料6100余份,受教育人员达7200余人次;刑事和解8件;获取职务犯罪线索16件,立案9件;获取立案监督线索8件;接受民事抗诉案件案源10件,开展民事案件执行监督12件;走访社区矫正对象255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自“片区检察官”制度建立以来,社区矫正纳入“片区检察官”重点工作职责范围,检察官们每月固定工作日,深入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家中,开展经常性监督工作,重点对监外服刑人员交付执行情况,社区服刑人员是否遵守刑罚执行有关规定情况,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措施和活动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情况,以及帮教措施、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同步检察监督。由于“片区检察官”制度的建立,马关县检察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

海南琼海:市民就地“垦荒” 蔬菜绿化街头
600多亩村集体土地变身企业所有 村民竟不知情
云南马关:“片区检察官”将法律监督向农村基层延伸
河南法院:年底前集中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求职频频遭遇黑中介 大学生自发成立打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