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颠覆《水浒》 只见绯闻不见仁义

丁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06日   02 版)

    雷剧年年有,今年尤其猛。作为一些卫视的开年大戏,新《水浒》一经播出便引发不少争议,尤其是剧中武松与潘金莲扑朔迷离的情感,更是把观众结结实实给雷着了。看了新《水浒》才知道,以往名著中的雷人改编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对新剧中备受诟病的“叔嫂情愫”情节,导演鞠觉亮解释说:“新武松是一个铁血柔情并存的汉子,叔嫂情感戏可以有。这不是对原著的颠覆,恰恰是尊重。”把一个道义重于天的铁血硬汉,描绘成与嫂子有纠结情感的多情男,居然说成是对原著的尊重,这还不叫颠覆?幸好施耐庵老先生没活到现在,要不听到这话非气得吐血不可。

    如果按照这种“尊重”的眼光来拍影视剧的话,那么,有太多的名著和典故需要被“尊重”了。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美色和诱惑比武松多得多,他是不是应该和她们发生点情感波澜?还有广受赞誉的柳下惠,受到的诱惑更大更直接,也应该顺水推舟地发生点桃色故事吧?还有《水浒》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三个成天混在男人堆儿的女人,怎么着也得发展个多角恋才对啊!

    此说虽是戏谑,但在现实当中类似现象不是没有,这些年,很多导演也都是走这种路子,表面上打着尊重原著的幌子,暗地里尽干些歪曲和恶意改编原著的勾当,不求最真只求最雷。实际上,他们乐此不疲的目的,并不是对原著精神的用心解读,不过是为了收视率而有意制造的眼球效应罢了。看看现在的影视剧市场,大量的低俗情感戏充斥荧屏,除了包N奶就是多角恋,很难看到那些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情感戏。而那些热衷于翻拍名著的导演,也正是瞅准了这个市场,当名著遭遇情感噱头,想不红火都难。

    其实,如今的很多名著已经谈不上名著了,基本上沦为某些人的赚钱工具。编剧、导演们不考虑经典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懒得肩负传承原著精神的使命,他们脑子里只有金钱和名利。很多编剧和导演总是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喜欢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强加给剧中人,以为剧中人所处的时代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一样,他们的想法就应该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自己内心有多龌龊,别人同样也会有很多龌龊。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喜欢新《水浒》中的“叔嫂情愫”,但见了美女就有想法,倒是大有人在。

    不同时期产生的名著作品,都有其特定年代的思想属性和道德标准,虽然有些标准现在看来或许是落后的,但它代表的只是某个年代的价值观,如果我们硬要拿当代的价值理念去解读的话,难免有失偏颇,而且一定程度上还会曲解原著的真实意图和思想表达。如同《水浒》中的武松,在那个礼义至上的年代,纵使他的嫂子多么貌美体贴,相信他也不会为之心动,因为他内心深处是有所畏惧的,他畏惧的正是胜过一切的伦理道德。

    武松永远不会像导演一样,只见情色不见仁义。

丁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06日 02 版

“情色”营救计划的黑色幽默
不了解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式养老困局
精神赡养要法律保障更要道德支撑
“老虎”不打,网络色情难除
颠覆《水浒》 只见绯闻不见仁义
期待“高铁”让回家之路更宜行
取钱有方:一纸文件收30年卫生费
怕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