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1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2011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展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徐 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0日   02 版)
苍明又一村(国画)洪贵明

    展望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注入新动力,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的启动、居民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未全面恢复,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判断经济增速将较2010年有所下滑。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将对我国外需、物价和汇率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全球经济处于四重经济周期下行的叠加期

    从短周期看,回补存货周期带动下的全球经济快速回升已于2010年一、二季度见顶,在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库存回补结束的影响下,2010年二季度开始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增速回落趋势。从设备更新周期看,因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回报率较低,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尚未到来,处在“产业换挡”调整期。从房地产周期看,目前欧美等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极度低迷,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技术创新长周期看,目前全球正孕育着新能源、低碳技术革命,但尚未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四重经济周期处于下行的叠加期,因此,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二)财政金融风险仍待化解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隐患尚未消除,部分国家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后续影响不容忽视;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依然较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据IMF估计,2007~2010年全球金融机构累计出现的有毒资产规模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目前仅核销了一半左右,其中欧洲较为滞后。坏账和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流动性都受到严重制约,金融体系功能完全恢复还有待时日,金融机构还没有做好推动实体经济进入新周期的准备。因此,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短期内无法进入下一轮经济上升期。

    (三)各国经济政策将明显分化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维持在9.6%、10.0%和5.2%的高位,表明各国的经济复苏只是从低谷恢复性反弹,并未带动就业增长,是一种无就业复苏。

    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这将严重影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节奏,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国际“热钱”的追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全球性货币超发正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在美国经济真正好转之前,美联储将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大量放出,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的借机炒作,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进一步分化,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将基本维持宽松取向甚至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但新兴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压力,有的甚至转向中性或紧缩取向。

    “十二五”开局注入新活力 国内环境进一步好转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导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1.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中央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必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并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区域轮动的新格局。3.随着“新非公36条”政策不断细化和落实,民间投资领域逐步拓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4.“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启动将使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有了体制性保障。5.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将推动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活跃,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繁荣局面。

    (二)困难和挑战

    在民间资本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下,我国经济自主性复苏动力不断恢复,对2011年经济增速形成有效支撑。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结构调整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性障碍。转方式、调结构面临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政府过度介入投融资领域等体制性障碍,也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总规模过大的结构性限制。

    其次,各地投资冲动强烈,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

    第三,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供求“紧平衡”危及物价稳定。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供给与快速人口城市化对农产品商品量需求之间维持十分脆弱的紧平衡关系,稍有天灾就矛盾突出。

    第四,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保障房建设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迅速得到根本缓解。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短期增速,加大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和压力。

    第五,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压力较大。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地价、工资和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压力逐步累积。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总体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9.5%左右。总量上供求平衡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工业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影响有一定下行压力,农产品价格涨幅受自然气候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服务业价格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有一定上涨压力,政府主动推出的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和环保类收费改革对物价水平也有一定影响。经过精心调控,妥善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需求与上年大体相当,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预测

    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大批“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加上前两年大规模开工的项目投资增长惯性较强,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仍然较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的有利条件较多;但对部分传统行业的新增产能投资的限制、房地产商可能出现观望徘徊而放缓投资进度、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规范性要求的约束等因素将影响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特别是新兴产业尚未发展到企业开始大规模产业兴替型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阶段,民间投资自主增长意愿不强,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4%左右,实际增速比2010年有所回落。

    ■消费形势预测

    2011年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近年来就业形势和工资水平变化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但房价、物价上涨对部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较大负面影响,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出现效应递减现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5%,实际增长14%左右,与2010年持平。

    ■进出口贸易形势预测

    外贸出口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发达国家高失业率使居民消费增长疲弱,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减弱对原材料进口的新增需求,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对贸易结构调整有较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将带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品出口增长快于传统优势产品,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回落。初步预测,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顺差1650亿美元,同比下降13.2%左右。

    2011年宏观政策展望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通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用的方式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保持7万亿元左右,企业从证券市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大于2010年,全社会资金宽松有度。

    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进一步突出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导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点、民生工程、民间投资等鼓励性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的新开工,严格把好政府新开工投资项目质量关。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徐 策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10日 02 版

2011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展望
参悟北大校园里的一组雕塑
中国股市为何熊霸全球?
文化学者关注企业家的
诗化教育之路
首都学者聚焦中国经济模式的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