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学成就业训练营”不是坏事

若 尘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2日   02 版)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不少大学,“要不要实习”是新生热议的话题,“上不上研究生” 是大四学生热议的话题,但论其实习、读研动机,多数大学生都坦白只是为了个工作而已。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招牌上的“学”字似乎有些黯淡,逐渐演变成了三年期、四年期的就业训练营,做起了社会上、企业中职业培训机构的事,“浮躁”打破了象牙塔的沉静。

    有学者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大学最核心的追求是无论如何不能丢弃的,如对文明与智慧的传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人类社会未来公民和领袖的塑造等,大学应“回归”作为本位的“育人”使命。笔者以为,一所大学所承载的功能与大学本身定位相关,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地方性大学、职业院校存在差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研究型高校应回归“育人”的精英教育,而应用型高校则应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面向市场。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达到80.9%。与此同时,美国的高校也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形成了以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及用人单位四位一体较为有效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在提高就业率和减少失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美国高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数量上,一般按照学生人数1∶200 的比例配置,且岗位分工明确,有就业顾问、就业主管、对外联络员、秘书等。在质量上,就业指导人员一般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且经过考试达标、获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高素质、专业性的指导队伍在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工作,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大学四年期间,分步骤、分阶段制定不同的指导目标,让学生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市场,树立职业目标等等。相关学院、相关专业还聘请各个行业的专家做就业指导顾问,保证就业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目前,美国高校就业服务的时限已延伸到“在读—就业前—就业后”,不仅在校生可以享受到相关服务,已毕业的校友仍可回到母校接受各种职业指导和培训。近年来,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普林斯顿评论》杂志2007年还增设了大学就业服务质量排名。

    反观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对于“就业指导应尽早开始”这个思想,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远未达成共识,只有58.8%的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还有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辅导的观点。再者,大多数高校中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院系党总支书记、少数教授、教师等等,还存在指导缺乏专业性、相关人员培训工作不够、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不少大学新生刚入学就考虑实习的事情未必是坏事,从另一方面看也是“职业意识”觉醒的表现。当务之急,我们要反思能否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就业服务,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健全一批专业性的就业指导队伍。

“心穷”比口袋里缺钱的穷更可怕
“大学成就业训练营”不是坏事
别让房价调控成为美丽的传说
“一流省会”全球征方案,独忘城中人
公务招待禁茅台 茅台价立马暴跌
房价上涨,不买房的“淡定”是假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