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流省会”全球征方案,独忘城中人

胡印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2日   02 版)

    山西太原要建一流的省会城市了,为此,太原市政府10日通过媒体向全球征集“太原市南部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案,诚邀具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的国际设计机构或设计联合体参加“一流省会城市”建设。(中新网1月11日)

    “一流省会”城市的“一流”方案,似乎理当全球征集,似乎惟其如此,才能突出高起点、高品质以及宏大的气魄。不过,审视太原市这一全球征集令,有几点疑窦尚需破解。即,太原市想要建设的“一流省会”到底是哪方面的一流?“全球征集”之外,太原市为什么不打算向日日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民众问计?

    按照太原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的描述,太原市“一流省会”的构想,主要是在市区南部建设新城,以“国际一流的新城”带动整个城市的向南推进。构想的基础依然是立足于城市扩容、摊大城市面积。局部地看,比如在新城的整体风貌、建筑特色上,可能也算“国际一流”,但从整个省会城市的功能看,并没有特别的创新之举,看不出其“一流”所在。类似的“新城”,即便在国内也算不得什么“一流”,更不用说“国际一流”了。

    一流的省会城市当然包括城市建设,但是,仅仅将城市建设视为一流的观念未免有些狭隘。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的需求,一流省会城市的第一要义应该是友好和宜居。太原市只是提出“一流省会”的口号,实际上真正想做的是建设新城,并未触及城市的软环境治理,更没有涉及广大民众普遍关心的诸多民生问题,实在令人遗憾。比如说,如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还“锦绣太原城”以清洁的环境;比如,如何在城市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降低市民创业门槛;再比如,如何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兼顾民生,不使房价上涨过快等等。可以说,只想着城建与国际接轨,却忽略民众最基本需求的城市,注定不会是一流城市。

    一流省会城市建设,首先应该向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普通民众征集意见和建议。关切民众的关切,思量民众的思量。舍弃或者直接跳过这一环节,不仅仅是程序上的不妥,更是观念认识上的错位。长期以来,国内各大城市都卷入了一轮亢奋的城建大跃进中,投资越来越大,气魄也越来越宏伟,动辄就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动辄全球征集建设方案。而其实质,不过是粗线条、大呼隆的大拆大建而已。一方面拆掉城市赖以维系历史记忆的古老街区,另一方面却不断建起少人气、乏活力的新城区。

    在这样的语境下,醉心于“国际化”、“一流”方略中的城市管理者,往往很少考虑民众的生活感受,更不用说听取民众意见了,城市似乎不再需要这些普通人的参与了。GDP的高速增长,更伴随着民众幸福感的下降。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所说的,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于是,在城市越来越光鲜、越来越一流的同时,其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曾经的血肉联系也日渐淡化,以至于很多市民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疏离感、边缘感。

“心穷”比口袋里缺钱的穷更可怕
“大学成就业训练营”不是坏事
别让房价调控成为美丽的传说
“一流省会”全球征方案,独忘城中人
公务招待禁茅台 茅台价立马暴跌
房价上涨,不买房的“淡定”是假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