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1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中西贺卡的历史演变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4日   05 版)

    贺卡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交的需要。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人互赠的新年礼物中附带着“吉祥如意”的书面信息,可以看作是贺卡的雏形。公元2世纪,古罗马纪念章上刻写的“罗马元老院及人民祝国父奥古斯都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的题词,被看作是贺卡的另一起源。

    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贺卡最早出现在1843年的英国。当时贺卡上只有一句话,但直至今天仍在西方贺卡上最常见到,这就是“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to You”(祝你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自19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开始,圣诞贺卡在西方国家得到普及。

    早期的贺卡图案多以家庭聚会、跳舞和冬天的画面为主,宗教题材在当时的贺卡中并不多见。贺卡的画面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文化。

    我国古时关于贺卡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段记录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京城某年过年,有一个士人不想每家每户亲自去拜访,便想出一个偷懒的主意,自己先写好许多有祝福之意的卡片,再吩咐仆人每到一被访之家,便在那家门口放一张卡片,敲门后不等开门,赶快溜走,好让被访者以为他亲自来拜访过。也许这个人一再偷懒,走漏了风声,结果有一户人家一听到敲门声,立马冲了出来,把那个“可怜”的仆人逮个正着。

    这被看作是“作伪”的行径。但由于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问候,确实既费时又费力,因此有些朋友家他们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两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这样礼数也能尽到,又省却了许多繁文缛节。此后许多人纷纷效法起来,并成为公开的方式,至南宋已形成社会风气。

    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近年,“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是邮政作为贺卡信使的最早记载。由于贺卡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言简意赅、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视元旦和冬至。元朝马臻《至节即事》诗“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明朝文征明《贺年》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分别写的就是那时冬至、新年百姓互传贺纸的情景。

    到了明清,贺帖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样式。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卷一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这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

    (资料整理  王晓倩)

贺卡 存储你的私家记忆
贺卡的文化研究与历史回顾
世界各地的贺卡文化
中西贺卡的历史演变
挑一张贺卡给最特别的人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