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沸点人物对话中国校媒联盟百家校园媒体主编

饶毅VS俞敏洪:理想激荡现实

本报记者 雷 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5日   04 版)
1月14日,俞敏洪与饶毅对话校园媒体主编。当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年中国青年报教育沸点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本报记者 杨 姣摄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被评为沸点人物的,而且我后面跟着的是唐骏。”今天上午,面对中国校媒联盟百家校园媒体的主编,中国青年报社评选出的2010年度教育沸点人物“状元”——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以一个幽默的开场白赢得满场笑声。

    俞敏洪首先告诉这些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做事时要把握两点:一是做人做事要简单明了,不要夸张,不要自己把事情弄得复杂化;二是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既然叫沸点人物,最好提问要造成一定的沸点。”另一位沸点人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的开场白则对现场大学生提出了“挑战”。

    没有让饶毅失望,重庆大学学生记者抛出了一个很给力的问题:“我知道您提过‘中国梦’的设想,在当今这样一个略显浮躁的社会,这个梦想是不是有点不太实际或者太过于理想化?”

    “我觉得理想化是社会进步的必须环节。”饶毅的观点听上去和俞敏洪正好相反,“对高校学生来说,我觉得缺乏理想化是现在很大的问题,提倡理想化才会更好。”

    在饶毅看来,理想化的时代,并不一定条件好,“1978年我们提出科学的春天其实才叫理想化,当时我国的科学水平还不如上个世纪30年代。但正因为有了那样的刺激和鼓励,才有我们这一代人投身科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记者敏锐地抓住了两位嘉宾观点的差异,要求俞敏洪“点评一下饶老师说的理想化”。

    “假如你要结婚的话,你可以寻找一个你理想中的女人,但是不能把婚姻理想化,否则最后两人就要打架。”俞敏洪很形象地阐释了自己对理想和理想化的理解:社会组建一个事业是要理想化的,如果不理想化的话无法描绘图景;但个人太过理想化则会容易对现实失去信心。

    随后的对话中,两位嘉宾的观点不时会有交锋。

    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饶毅把自己的工作和俞敏洪的工作做了一个对比,结论是:在某些方面正好是南辕北辙。

    “我认为新东方被迫适应社会,帮助大家把考分搞上去,而我极力反对(这种做法)。”饶毅说。

    一个细节让饶毅记忆犹新。大约一两年前,饶毅请国外一个教授用英文给北京大学生科院学生讲专业课,饶毅坐在最后一排听。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前面几排的学生都在拿着新东方的教材复习英语。“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关键是要把科学做好,而不是考托福。”

    饶毅在一开场时就表示希望通过校园媒体转告高校老师,要培养乐观和有特色的学生。在后面和学生对话时,饶毅也一再强调特色,“我们这批77、78年的大学生,很多现在在各个行业做得很好,但有一大批人当年的高考成绩都不高,成绩拔尖只是特色之一,成绩不高,有其他特色,也能成功。”

    饶毅说,迄今为止,他在北大生科院看到的最聪明的一个学生,当年在120名学生中总分排名在107位,“但他比很多排名靠前的学生超出不是一点点,因为他对科学有很深刻的理解,也充满科学热情。”

    “我希望各个学校和老师要放开,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色,不要吊死在分数一棵树上。”

    听完饶毅的发言,俞敏洪首先表示他和饶老师都来自开放的北大,北大有互相批判的传统,因此“我很习惯,也很喜欢这种氛围”。

    不过,随后俞敏洪还是做了回应。他说,应试教育并不是新东方在主导,无论是托福还是GRE,我们对学生说只要考到对方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就可以了,而不是最高水平。

    “我依然相信考试是需要的。”俞敏洪认为国情不同:在国外大学,一个教授就可以决定要不要某个学生;但如果饶老师在北大自己决定录取一个研究生,一定会被口水淹没,因为大家会说不知道这学生通过什么关系进去的。

    俞敏洪说自己刚刚获得一个数据:在北京、重庆这样的城市,通过各种各样的特长获得高考降分录取的人数已经占到考生总数的17%~20%。于是出了一些怪现状,比如体育特长生进了高校跑步跑不过女生。高考制度很不合理,把中国人的创造性抹杀掉了,但至少还有很多没有任何资源的农家孩子通过这个渠道出来了。

    半个小时的对话在热烈的掌声中告一段落,虽然两位重量级的嘉宾风格迥异,但他们的思考和价值观都给年轻学子带来启迪。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雷 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15日 04 版

中国青年报推出2010教育沸点榜
饶毅VS俞敏洪:理想激荡现实
教育2010:希望与心痛
最受关注年度教育人物榜
最受关注年度教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