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1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多省市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都看重其社会附加值——

负面评价挡不住各地热衷申办全运会

本报记者 慈鑫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7日   08 版)

    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主办地将于两个月后揭晓,天津、四川、湖南、陕西的申办竞争目前已进入白热化。在上周举行的全国体育局长大会上,这4个省市的代表利用一切时机宣传各自的申办理念,为本地的申办工作寻求支持。

    展现地方社会经济已有的发展成就、加速推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迈向新的目标,是体育赛事所附加的社会效益。在很多地方政府看来,举办小型体育赛事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社会效益,但申办和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又有很大难度。综合考虑之下,全运会无疑是最佳选择。不过,近几届全运会屡屡曝出赛风赛纪丑闻,令全运会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全运会赛事规模庞大、举办费用高昂,则是全运会在未来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在地方政府对举办全运会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同时,普通民众对此支持与否已经被打上了问号。

    作为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在争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一直显得很低调。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刘凤山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天津的GDP以每年递增约1000亿元的速度发展,去年的GDP达到9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很快,去年已达到1000亿元。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天津已经完全具备了举办全运会的能力。”

    刘凤山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对于中国其他城市来说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因为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可以看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城市基本建设、市民面貌、文明发展实现大改变的助推器,也是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的极好平台。当一个城市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时,为什么不抓住这样一个可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机会呢?”

    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将申办第十三届全运会视为建设西部强省的一系列推动手段之一。陕西省体育局局长王建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实质上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硬件)、地方服务管理水平(软件)的全面检验。如果能够举办全运会,陕西省在软硬件两个方面都会加快提高发展水平,“其实,是否举办全运会,地方建设和发展都会继续进行。但举办全运会是一个催化剂,可以加快地方发展的速度。”原本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可能只需要几分之一的时间。王建军认为,这对于地方政府和民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正因为举办全运会可能对一个地方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也意味着全运会的主办地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巨大资金去完成赛事的筹备。

    2009年山东省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地方投入约在2000亿元左右。更早举办全运会的江苏省、广东等省也都投资巨大。可以预见,无论天津、陕西、湖南、四川哪个地方申办成功,在筹办全运会期间,这个地方的经济负担无疑都将大幅增加。

    更不利的是,近几年全运会的社会形象明显受损。全运会因为屡屡曝出赛风赛纪问题,舆论对全运会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对全运会主办地来说,花费巨大代价承办全运会,如果最终被拖进各种丑闻之中,无疑会削弱民众对本地举办全运会的支持。

    将民众的目光从全运会赛场转移到全运会的社会效益上,是申办省市的应对办法。

    刘凤山表示,既然天津市提出申办全运会,那么政府对全运会的形象问题就是有所考虑的:“我们希望让老百姓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等方面,切身感受到举办全运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变化,从而博得老百姓对申办全运会的支持。”

    在王建军看来,东道主要淡化全运会比赛的成绩指标:“我们办全运会不是哗众取宠,陕西原本就不是竞技体育的强省,如果我们办全运会时,竞技实力一下子变得很强,那反而不真实了。我们更看重的还是强省富民的目标、体育惠民的宗旨等。”

    申办省市的这种态度,对于全运会来说更像是一种讽刺。作为中国竞赛体系的龙头,全运会的赛事水平和精彩程度实际上不受申办省市关注,人们关心的似乎只是它的社会附加值。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北大:创意“团”聚青年
宁波千份爱心礼包派送进城小公民
台湾残疾画家捐助广州残疾儿童
滇沪高校选派团干部到云南省基层团委挂职
社区“代办制” 群众得方便
负面评价挡不住各地热衷申办全运会
冬奥英雄成最大赢家
达喀尔拉力赛在阿根廷收车
安东尼猜想接近破解
中国围棋龙星战本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