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能见民心。若不信,请看一个台湾人的故事。
他在新浪微博注册名为“贺兰泰”,个人资料显示为“武术教学个体户”。这个平日研究太极推手和咏春拳的人,1月18日这天在QQ群里和好友聊天,得知一事,便“顺手转发”到微博: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的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这位读者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贺兰泰接着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这馆长正派!”后面用图案竖了个大拇哥。
他发微博的时间是13:46。我写这篇评论时,24:00,这条微博被转发9754次(接着很快就破万),评论2327条——可观的数字啊,要知道,他只是个远在台北的无名小卒,粉丝数仅415。
浏览评论,大拇哥无数。最多的评论,也最简洁:“好样的!”
议论稍深者,有赞:“图书馆的担当。”有说:“这样的馆长国之大幸。”还有抒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为什么可以跟天堂相提并论呢?就是有这样的图书馆和工作人员啊。”
实际上,杭州图书馆从2003年起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而台湾朋友偶然间得知、又被人们在微博上疯转的这番馆长与读者对话场景,也已是两年多以前的旧事。
不是新闻,在微博上被转成了新闻,只因这桩旧事挠到了许多人心尖痒肉——这个社会稀缺的公共服务,以及这个时代稀缺的公共服务情怀。
去年8月,杭州图书馆曾举办国际图书馆论坛。其间讨论公共图书馆的定位,褚树青称:我们的理念一直是,全民共享。杭图新馆开馆至今,办理借书证是老馆50年办证总量的3倍,杭州市民已经很习惯于把这里当做他们的大书房。我们的服务涵盖所有人群,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拾荒者都可入内阅读,即便是进来后不看书,坐在沙发上休息也不会加以限制,唯一的要求是:把手洗干净,别弄脏图书。由于免除了原来每年15元的借书证年费和100元的办证押金,彻底打破了读者进入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门槛,特别是向低收入人群,甚至流浪者敞开了大门。
这可以理解为褚馆长的夫子自道,也是杭州图书馆的服务誓言。这样的图书馆,方当得起“公共”二字。有这样情怀的文化人,方配得上公共图书馆馆长的头衔。
微博上的围观与转发,是人民在用鼠标投票。一个大拇哥、一句“好样的”,便是投杭州图书馆一票、投褚树青馆长一票。更深层次上,这是投票给一种现代文化理念——公共图书馆是滋养民智的重要机构,是投票给一种现代社会观念——公共品应该“民有民享”,也是投票给一种现代政治文明——权利尤须普及至社会最底层的弱势者。
我乐于看到,这则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信息,其转发和评论的情况,超过了许多晦暗的微博。习惯了攻讦和批判的场地上,这样一束阳光尤其可喜。
我也乐于看到,台湾朋友所认知的大陆,是由这种图书馆、这种文化人、这种社会面貌所代表的大陆。
贺兰泰另有一条微博写道:“针对刚才说的杭州图书馆褚馆长的事有几个重点。1、图书馆是国家公共设施,任何一个国民都有权利进去阅读;只要他遵守入内阅读的规范。2、乞丐也是国民的身分,与身价数百亿的企业主没有甚么区别。3、提出抗议乞丐入馆的人本身就有了类似‘优越选民意识’的心理,将自己视为高等国民,而将乞丐视为低贱国民。”
重点抓得当然很准。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看到,这个社会至少有机构、有人在这些事关重大的权衡中站在了良善一端。
开个玩笑,或许贺兰泰会觉得褚馆长太过善良,太强调“所有人”。作为习武之人,他说自己曾在台北县立图书馆,“把两个占据沙发互相拥抱谈情说爱的小鬼两手各拽一个提出馆门去”。
徐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