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三九”,天气最寒冷、气候最恶劣。对于部队官兵来说,三九搞冬训,如同赶一次“大考”,被官兵称之为“三九大考”。
借三九这一最佳练兵期,沈阳军区某装甲旅按照今年军区出台的《冬季训练指导手册》,摔打锤炼严寒条件下部队的作战能力。据悉,《手册》对冬季训练纲目、冬季训练组织与实施、冬季训练试验数据等做了规范,着力解决部队冬训“训什么”、“怎么训”等问题,为冬训提供参考和遵循。那么,今年冬训会有啥变化?对提升部队作战能力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六天六夜跟随该装甲旅冬训,亲身感受今年的“三九大考”。
第一天见闻
数千条冬季训练“秘诀”,最大限度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
三九时节,风冷如刀。
拂晓时分,凛冽的寒风吹打着窗户“啪啪”直响,温度计上显示气温为零下29摄氏度。笔者不由地担心:“这种鬼天气,部队还能准时出发吗?”
正想着,突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准备出发。”
笔者迅速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棉衣棉裤,登上防寒靴、戴上棉帽子,披上防寒大衣就往楼下冲,即便如此,也比别人慢了半拍儿,大家早已背好背囊,整装待发了。站在队列里,一股股寒风袭来,笔者猛地打了个寒颤。
第一个训练课目是徒步行军。也许是怕不安全,旅里特意派中士刘辉与笔者组成“对子”行军。
天还没亮,白毛风越刮越猛,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行军途中,笔者环顾四周,不论干部战士,全都按战斗要求携带背囊、装具,尽管每人负重20多斤,却依然健步如飞。笔者纯属轻装上阵,走了不到10公里,就吃不消了。
整个行军路线,多是乡村土路和山路、冰雪路,还时不时地横穿田埂和庄稼地,对人的体力消耗特别大。
“原地休息5分钟!”听到命令,笔者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此时,笔者只想躺一会儿,可一躺下,就想睡觉。
“这可睡不得,哪怕是几分钟!”中士刘辉席地而坐,提醒笔者,“长时间暴露在严寒条件下,人的热量消耗增大,体温下降,四肢血液循环减慢,神经传输作用遭遇障碍,不仅容易冻伤甚至会死亡。所以,体温必须保持在36℃~37℃。”
好像才是眨眼的功夫,集合号响了,部队再次出发。休息5分钟,笔者觉得身体轻松多了。
“徒步行军,小休息时间要短,这是因为……”中士刘辉向笔者讲解起冬季行军“秘诀”来,真是滔滔不绝。
风越刮天越冷。笔者使劲裹紧大衣,还是冻得受不了。刘辉见此情况,帮笔者戴好防寒面罩,护住脸部、鼻子。“大风天也容易冻伤。”中士刘辉边走边告诉笔者,“在严寒环境中,空气流动加剧了人体热量的散失,风速越大身体受冷越重,所以也就越易冻伤。”
“走冰道时,要放慢行军速度,人员拉开距离,偶然坠入冰隙的瞬间要两臂迅速伸开。”“过度疲劳、掉队、迷路、饥饿时容易发生冻伤。”“行军纵队先头需携带多种行军标识,以便在各种复杂地点指示行军路线,引导后续部队前进”……
走一路,刘辉讲一道儿,条条都是“秘诀”。
不知不觉间,一条冰雪小路横在面前。小路下是冰,冰上是雪,官兵们在冰面上“唰唰”走得极快。然而,笔者一抬脚就摔了个跟头,而且接连摔了好几个。
“走这样的路,不能高抬腿、迈大步,而要趟路走,小碎步。”按照刘辉的方法,笔者果然再没摔跟头。
一路上,穿山坳,过沟坎,走荆棘,接连翻过两座小山,终于来到一个叫“下巨力克”的地方。此时已是夕阳西下,笔者又饥又渴,一身疲惫。随身携带的水壶早已冻成了“冰葫芦”。笔者弯腰抓起一把雪往嘴里放。
“这雪吃不得!”刘辉赶紧制止说,“冰雪在形成过程中附带了大量杂质,有的颗粒含毒,吃后容易患病。”
随即,刘辉递过自己的水壶:“喝我的吧。”这时,笔者才发现,他的水壶不仅戴着防寒套,还一直藏在大衣里面。
“你咋知道这么多?”
“这些‘秘诀’都在冬训手册上写着呢。”
该旅旅长卢士国高兴地告诉笔者,“军区下发的冬训手册,把有关教材和部队多年研究探索出的数千条冬季训练常识编入其中,为官兵提供了参考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可别小看这一点,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的非战斗减员。”
夜幕降临,举目远眺。山下的村庄已是万家灯火。晚上8时40分,69公里的路,历时一天,总算走完了。此时,笔者脱下袜子一看,两只脚磨出六七个大血泡,和袜子粘在了一起,一脱袜子竟带下来好几块皮肉。
见此惨状,旅领导对我们说:“我们这次冬训,不完全是徒步行军,还有机械化行军和摩托化行军相互穿插。你们如果实在走不动了,明天可以转换别的课目。”
于是,笔者决定当“逃兵”,第二天到加强坦克连参加实兵对抗演练。
第二天见闻
实战“对抗”火药味浓了,冬训内容也成倍增加了
才凌晨4时30分,坦克驾驶员就起床了。笔者感到纳闷,6时30分才出发,怎么起这么早?为探究竟,笔者穿上衣服,尾随而去。
“由于冬天气温低,坦克启动特别费劲,得通过加温锅加温才能正常启动,整个过程至少得40多分钟。”经坦克驾驶员高超介绍,笔者恍然大悟。
出发后,笔者搭乘一辆坦克,通过潜望镜向外看去,到处白茫茫一片,根本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沟,哪儿是坑哪儿是包。之前,笔者知道,坦克不论身处何处,向来都有如履平地之说。然而,冬天坐在坦克舱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遇到沟坎,数十吨重的大家伙竟然颠了起来,笔者钻进坦克不到20分钟,肩、腿、胳膊、手就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再一看坦克驾驶员高超,浑身上下也磕破十多处。突然,一个急转弯,坦克竟然在冰雪路上横推出十多米,来了个“大飘移”。
从集结地域到作战地域,不到10公里的路,竟然设有弯道、雪坡、S形道、冰道等39处之多,几乎全为特殊路段。
“坦克专业分队冬训,不仅要练车辆启动或启动时的故障排除、冰雪路驾驶,而且还要练测(判)定距离、快速精确瞄准发射等课目,选择特殊复杂路段的目的就在于此。”听了卢旅长的话,笔者茅塞顿开。
按照训练计划,部队在一个叫“东山”的地域组织小休息。可大伙正兴奋着准备休息时,远处突然枪声大作——红军与蓝军一支加强坦克连遭遇了。
此时,红蓝双方数十台坦克,在并不宽阔的地域里卷起滚滚浓烟。红军指挥员透过烟尘观察判断,此时的蓝军正使出一个“左勾拳”,准备偷袭红军指挥部。红军官兵迅速派出防卫分队,采取包抄战术,准备吃掉蓝军。双方都想干掉对方。数十个冲锋、回旋后,只见蓝军的装甲车,一台接一台冒起了蓝烟。
正当笔者为此迷惑不解之时,该旅政委张连军指着冒着蓝烟的一台台装甲车介绍说,那些冒烟的表示被对方击中了。
据悉,此时这个旅其他装甲分队也在分别进行实兵对抗演练。这次冬训,该旅少说也打了十几仗。这在过去冬训中是“前所未有的”。
“对抗,增加的不仅仅是‘火药味’,对抗双方在训练中互为‘磨刀石’,一方绞尽脑汁把条件设难设险设复杂,对方则想方设法破解。”八连连长高磊希虽然一脸疲惫,却感到收获良多,“刀不磨不快,兵不砺不精。一路应战让我们反应更灵敏,带兵打仗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背着背囊走一路,野外露营住两宿’,是官兵对过去冬训的形象描述。”旅参谋长王海东向笔者介绍说,“今天这样的场景在往年冬训中并不多见。我们严格按照冬季训练手册组织冬训,从训练基地引进激光模拟对抗系统,给每台坦克和装甲车安装了激光对抗模拟器,即便不用实弹、不用炸点也能练对抗,使冬训更贴近实战,锤炼了部队作战能力。”
“过去冬训,大多以徒步行军和野战生存为主要内容,叫做‘冬季适应性训练’,只停留在适应严寒气候的低层次水平。”听该旅副参谋长滕达讲,今年冬训,基础训练、专业训练、适应训练和实兵实装对抗训练数十个训练内容,全都登台亮相,与过去冬训比,内容成倍增加了,确实使部队在逼真的战场环境、激烈的实兵对抗中得到近似实战的锻炼。
第三天见闻
和着风雪,在夜晚荒野中,吃到有生以来最好吃的一顿饭
“吃”是部队冬季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此次跟随部队冬训,一顿饭给笔者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九的第七天,也就是1月15日傍晚,辽西气温骤降,寒风肆虐,夜黑如墨。就在快开饭时,旅领导下达命令,临时决定组织首长机关在生疏地形上开展识图用图训练。
谁也没来得及吃饭,司、政、后、装四个部门,都挑选精干人员,合理编组,按图行进找“点”,即把预先设置在某点的标记找出来,以此检验官兵识图用图能力。笔者跟随政治部第二组,一行5人受领任务后,乘坐一台运输车,向银装素裹的生疏地域进发了。
也不知道到哪儿了,更不知是什么地方,反正是进入一座大山深处后,考核员把我们扔下就“一溜烟”走了。
左右瞅瞅,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打开手电,笔者仔细看了看,考核组只给发了地图、指北针以及每人一壶水、两袋自热食品。
我们对照地图,利用指北针先确立了站立点,顺着一条盘山小路而上,结果没走几步就出了一个三叉口,也不知转了多少圈,选了哪一条路,甚至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反正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找到坐标点电线杆和石头上两个目标点,剩下3个目标点却说什么也找不到了。夜晚,在树林密布、杂草丛生的山里,越转越迷糊。
此时,我们手脚都被冻得不听使唤了。
笔者看看表,已是凌晨2时许。至此,离晚饭时间已过去8个多小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无奈中,我们只好就地休息,一来恢复体力,二来解决一下肚子问题。躲在一处山洼里,掏出野战食品,撕开外袋一角,倒进少量水,只见自热食品“噗噗”冒起了热气,10分钟后便吃到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什锦米饭、鱼香肉丝、红烧牛肉等野战食品。尽管双手被冻得拿不住筷子,嘴被冻得不好使了,可食物下肚后,却觉得这是有生以来最好吃的一顿饭,比自己去过的任何一家餐馆的美味都可口都香甜。
“以前冬训,就餐可没这么方便。”宣传科科长穆长龙跟笔者聊起了他当兵第一次冬训就餐时的情景。那天赶上暴风雪,他和战友背着大米、铁锅,满山到处找柴禾,最终米饭还做成了夹生饭。“如今有了自热食品,再也不用受那样的罪了!”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趁着夜色,迎着怒吼的狂风又出发了。
事后,随行保障的该旅后勤部部长李文武介绍说,传统的野战伙食保障模式,在食品供给、保障效率、应急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在基层部队,由于野战食品未列入供应标准,相关训练没有开展,基层部队野战食品短缺,遂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不用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老三样”代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障质量和部队战斗力。
“现在就不同喽!”李部长感慨万千。新型野战食品不仅富含脂肪、维生素及热量,而且加热方便,只需一点水哪怕是凉水或抓把雪也可把食物加热,还可满足南北方口味的不同需要。据悉,此次冬训,他们给全旅官兵携带了三天的野战食品。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不可能什么时间都吃上自制的野餐。为提高官兵们恶劣环境下的野战生存能力,总部已为部队配发了数十种野战食品,并搬上了冬训场。在岁末年初的几次演练中,该旅按照每顿食物定量标准最少携行一次野战食品,每次至少安排几天的野外无给养生存训练,大大提高了官兵的野战生存能力。
第四天见闻
现代新兴材料,成为哨兵的“护身符”
冻伤是对寒区部队冬训官兵的最大威胁。那么,潜伏在冰天雪地里执行警戒任务的哨兵,是如何避免因冻伤造成非战斗减员的呢?带着疑问,笔者走上哨位,亲身体验了一把。
三九第八天的子夜时分,趁着官兵熟睡之机,笔者悄悄爬起来准备去暗访夜哨。走出帐篷从一密林经过,笔者突然感觉异常,猛一回头发现,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自己,一名战士静静地潜伏在雪窝里。一问,原来他是连队的狙击手,趴在这已经半个多小时了。
“这么冷的天,不得冻坏了?”笔者正想上前摸摸这名战士的手,他却主动把手伸了过来,“你看看,我的手热呼着呢。”说话间,他指着手套上贴着的若干个“热贴”说,“只要把这个贴在手套上和鞋垫下,手和脚保持几个小时的温度没啥问题。”
“手脚是不冷了,身上能受得了吗?”干脆,笔者也拿了把枪,趴在雪地里当起了潜伏哨。结果,还不到10分钟,就冻得受不了了,就像趴在一大块冰上,浑身上下透心凉。身穿棉袄、棉裤,外面又裹了个大衣,咋还这么冷?这名战士怎么没事呢?
看笔者有些疑惑,这名战士站起身,告诉笔者:严寒条件下,人的身体与导热强且寒冷的金属、石块、地面、墙壁、冰雪接触时,体温会急剧下降,不仅感觉寒冷,还很容易造成冻伤。这时,我才意识到,刚才直接趴在了冰雪上,而这个战士虽然离我仅一米之遥,可他却是潜伏在独有的一小块荒草中。
接着,这位哨兵又指着胸前一个厚厚的垫子说,“我们用太空棉和鸭绒专门制作了防寒护垫,只要把它铺在身下,天再冷,埋伏几个小时,也没事。”
看到他们这些先进的抗寒手段,笔者不禁想起自己在连队当兵的时候。那时,每年冬训,笔者的手脚都生冻疮。记得有一次,因为生冻疮,我的一只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苦还真没少受。
“冬季潜伏、伏击、昼夜据守阵地,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极易发生冻伤。”在回来的路上,该旅政委张连军说,“1941年冬季围攻莫斯科时,德军由于没有做好冬季严寒条件下的作战准备,在战争中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并导致最终溃败。单从战争胜负看,我们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重视冬季严寒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官兵执行作战任务中的抗寒能力。”
事后,笔者了解到,今年冬训,他们为了防止官兵冻伤,不仅发动官兵出主意,想办法,还专门上互连网上查找防冻伤的先进手段。他们从网上查到抚顺一家公司专门生产“热贴”,特意派人前去考查,经过试验确实管用,购回一大批,发到每名官兵手中。与此同时,还为官兵定做了一批保暖羽绒垫子,专门供潜伏哨用。
第五天见闻
地方工程用具,替代了传统冻土构工伪装用具
三九第九天,部队开始构工伪装。这是冬训中,官兵最辛苦的一个环节。
因为,只要在东北“野战军”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冻土构工,数十年如一日,官兵始终靠战备锹镐挖猫耳洞。在厚厚的冻土层上,一镐刨下去,只有硬币大小的一个白点,四五个战士轮番刨,虎口震裂了,镐把刨断了,往往一上午只能刨出脸盆那么大个坑。
那么,该旅官兵今天怎么挖猫耳洞呢?晚上6时30分,笔者刚到宝家洼子附近的构工伪装现场,就听到阵阵电机轰鸣声。
循声走过去一看,原来一个士官怀抱电镐,在一个向阳坡上正构筑工事。另一个少尉则在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旁,紧握钻机把柄钻土挖洞,只见冻土被源源不断地掘出来。
“电镐主要用于‘破冻土壳’,使用电镐打掉冻土层,钻透一个半径30厘米,厚度30厘米的冻土层,作业时间为15分钟,而过去至少数小时。”中士刘爱辉告诉我们,“而这地钻的作用就更大了,一小时少说能挖两立方冻土。两种工具配合使用, 80厘米厚的冻土层,两个战士两小时就能挖出一个双人猫耳洞。”
“电镐和地钻今年是首次用于冬训,钻挖冻土特别管用。”6连连长陈船峰介绍说,“今年冬训前,我们针对严寒地区冻土‘肉性’特点,将普通的冲击钻钻头改造成螺旋式,边钻边往外甩土,可直接将冻土层打破,解决了冬季训练装备器材架设、构工伪装中的大难题。”
笔者掐指一算,冻土层在80厘米左右,4人用传统战备锹镐挖掘一个双人猫耳洞,作业时间一般在8小时左右。用电镐和地钻,作业效率可提高8倍多。
“针对冻土环境构工耗时长、构筑难度大的实际,我们引进小巧实用、便于单兵野外操作的电镐、地钻等十多种挖掘工具,冻土层终于被我们‘驯服’了。”旅长卢士国介绍说,“在鼓励和培养战士战严寒、斗风雪、练意志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战斗力的提升。其实,地方有许多现成的新技术、新手段,我们完全可以拿来使用,巧借东风、移花接木,这是提升战斗力的好办法!”
第六天见闻
外面风雪严寒,猫耳洞里睡得香甜
三九最后一天的晚上9时,部队到达哈拉户稍地区。此时,连续几天零下31摄氏度的气温已将辽西大地凝固成了冰窖。所到之处,寒风凛冽,刺骨难耐。
“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正当笔者与几名战士叫冷之时,二营营长王永军传达一道命令,让我与三班李班长一起野外露营。
“这么冷的天,睡‘冰窖’还不得冻坏呀?”笔者跟着三班李班长来到一个双人猫耳洞。只见不到半米宽的洞口,直上直下半米厚,90度角直接挺进纵深,到了里面宽敞多了,足有单人床那么大,战士已事先把被褥铺好,里面有一个保温毯和两个羽绒睡袋,更让笔者惊奇的是,猫耳洞的内壁好像涂抹了厚厚一层叫聚氨酯的保暖材料。
上等兵李浩告诉笔者,它的保温性能非常好,能使洞内温度提高十几摄氏度。夜晚躺下,果然一点也不觉得冷。凌晨2时,笔者醒来,打开手电,一看内外多用温度计,结果显示洞内零上12℃,而室外为零下31℃。此时,李班长正鼾声如雷。
笔者爬起来,探访相邻的几个猫耳洞,离洞口还有好几米远,就听见洞内的鼾声此起彼伏,笔者悄悄靠近,打开洞门遮挡的草帘子,两名战士紧靠在一起睡得正香。为了验证洞内外温差,笔者偷偷将一个内外温度计挂在了洞里,挂上草帘子在外面等了一会再看,内外温度计显示:洞内零上11℃,洞外零下31℃。
“因猫耳洞开掘得深,又加抹保温层,几乎所有睡在猫耳洞的官兵,都美美地睡了一大觉。”第二天,走出猫耳洞,军需科长徐光华向笔者介绍说,“使用先进工程用具,如今的猫耳洞保温、隔潮、防尘,还能降低被热成像侦察装备发现的概率。”
笔者了解到,这次冬训,该旅官兵在野外露营可不止猫耳洞这一种方法。他们还利用柳条、玉米秸杆搭设简易帐篷、单兵帐篷、班用帐篷、车厢等6种野外宿营方法,笔者发现,哪种方法宿营,官兵们睡得都挺香。
笔者的“三九大考”结束了,正在执行冬训任务的某装甲旅官兵,却依然向茫茫的辽西古战场纵深挺进,依然在接受风雪严寒的挑战和考验。
从进入冬训场到走出冬训场,笔者一直在思考:冬训年年搞,今年为啥有这么多的不一样?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与今年沈阳军区推出的《冬季训练指导手册》有关,这个法规似的“冬训纲目”,不仅为部队冬训提供规范和遵循,而且还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上,时刻警示着冬训部队。长此坚持,驻寒区部队的冬训必将更加深入扎实、更加规范有序,部队的冬季作战能力也必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