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伊核相关6国22日在伊斯坦布尔结束为期两天的伊朗核问题谈判。谈判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仍然深陷各说各话的僵局。
法国外长阿利奥-马里当天声称,伊朗要准备面对“更严厉的制裁”。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当天呼吁西方国家在必要时动用武力对付伊朗。
“双方没有朝同一个方向使力”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伊核国际谈判小组负责人阿什顿22日对谈判未取得任何成果表示失望。她批评伊朗在其核发展、铀浓缩和制裁3个重要问题上都预设了先决条件,直接导致了会谈失败。
21日至22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率领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谈判人员以及中国的谈判人员同伊朗进行了闭门会谈。各国提出一个把伊朗浓缩铀限制在民用级别的新计划,即让伊朗把铀原料送到国外进行浓缩。
但两天闭门会谈没有产生任何结果。
阿什顿会后表示,他们对伊朗提出了建议,但显然伊朗没有准备好进行具体谈判,“双方并没有朝同一个方向使力”。
阿什顿说,6国原本希望通过这次谈判找到解决伊朗核问题“可操作的途径”,但遗憾的是未能成功。“伊朗是带着先决条件来参加谈判的……我们前来谈判寻求合作不带先决条件,我们也期望伊朗抱有实际的态度和积极的精神。”
实际上,由于伊朗一直坚持拥有铀浓缩权利,并继续推动核研发进程,而西方也不愿意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因此,在本轮谈判开始之前,外界就纷纷预测谈判不会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有关各方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共识。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此轮谈判的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22日表示,中方一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伊朗要的是对话,而不是训话”
此轮核谈判仍没有走出“各说各话”的老路。
针对阿什顿的指责,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反唇相讥,称伊朗并未提出什么先决条件,只是在维护自己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他同时指责其他国家试图向伊朗强加先决条件,根本不打算对话,“只是要对伊朗训话”。
贾利利说:“6国所指的先决条件,是任何国家不容谈判的权利。”
贾利利重申,伊朗的核项目是和平的,伊朗有权利进行铀浓缩。这一权利“必须得到承认”。
贾利利强调,任何谈判都要建立在尊重其他国家权利的基础上,包括伊朗发展核技术的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按照常理或共同的判断来谈判,那就是训话,而不是对话了……伊朗需要的是建立在尊重彼此国家权利基础上的对话,而不是训话。”
但贾利利同时表示,伊朗已做好展开新谈判的准备。
“伊朗已准备好与各国进行合作”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3日在伊北部吉兰省首府拉什特发表演讲时说,伊朗对未来与有关国家的核谈判抱有希望。
艾哈迈迪-内贾德说,未来谈判应以承认伊朗及其他国家的核权利为目标,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条件是有关各方恪守“法律、正义和尊重”。
他说,伊朗没有期望伊核问题通过“四五次”谈判就能得到化解,伊朗已准备好与各国进行合作。
外交解决“仍有时间和空间”
虽然眼下伊核相关6国与伊朗尚未安排新的谈判,但阿什顿22日表示,6国未来仍将推动以外交对话解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大门是敞开的”。
一位美国资深外交官在会谈后也透露,华盛顿认为,在解决伊朗核项目问题上,外交渠道仍然没有关闭。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伊朗核问题,“仍有时间和空间”。
这名外交官认为,此前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的各项制裁已开始奏效,伊朗核进程已明显放缓。
对于有关伊朗核计划进展因制裁而放缓的说法,伊朗核问题报告的作者伊万卡·巴尔扎什卡表示,这种说法令“我们有了一种错误的安全感,从而没有了(争取)外交突破的紧迫感”,这也解释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不急于为应对伊朗核问题谈判争取外交突破。
“更严厉的制裁……必要时动武”
由于两个月里的两轮谈判都未能取得任何进展,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最严厉制裁”也未能令内贾德政府妥协,加重制裁和对伊朗动武的声音都再次出现。
自2006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对伊朗实施4轮制裁。美国和欧盟此外还对伊朗实施了单方面制裁,并不断扩大制裁范围。在本轮谈判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
22日谈判结束后,法国外交部长米谢勒·阿利奥-马里表示,伊朗要准备面对“更严厉的制裁”。
有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对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热情和耐心正在日益消退,动武可能只是一个选择时间的问题。毕竟,美国、以色列至今并未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代表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的中东特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2日呼吁西方国家在必要时动用武力对付伊朗。
布莱尔当天在伦敦出席伊拉克战争听证会时表示,现在应当是“把我们的脑袋从沙子里拔出来”、对伊朗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布莱尔称,自2007年出任“中东特使”后,他经常走访中东地区,发现到处都有伊朗的“负面影响力”。他认为,西方国家不能再把伊朗或极端分子的所作所为归咎于自己,而应该以必要的决心——甚至武力来阻止后者继续我行我素。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