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开“炼”38种葡萄酒
武钢钢炉里炼出来的不仅仅是红彤彤的钢水,还会“炼”出38种葡萄酒来。在食博会上,武钢赫然出现在展出的队伍里,带来的38种葡萄酒、29种橄榄油据说反响还不错。这令人猜想,难道武钢已经不甘于在铁矿石堆里混了,准备大胆进军国内食品生产流通领域?有分析说,恐怕是武钢嫌弃钢铁行业利润薄,投入大,所以才多摆几个摊子,搞多元化经营。
大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好思路,比如宝钢打算“1+6”组合发展,“1”就是持续提升和深化钢铁为核心主业,“6”就是发展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煤化工、金融等为战略性多元业务。可是武钢卖葡萄酒这事儿还真需要好好琢磨琢磨,这到底算什么发展战略呢,炼钢和生产葡萄酒差得也太远了点。不过想想这几年甭管什么企业都爱尝点房地产业暴利的荤腥,类比一下,武钢此举或许没啥深奥门道,也许就是瞅着哪里赚钱就往里钻,但是从长远来看,可取吗?
去年国企总收入30.3万亿元
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03253.7亿元,同比增长31.1%。同比情况看,主要行业实现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化工、电子、有色、交通等行业增长超过一倍。国企之间其实也存在着“两极分化”,此前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电信、金融等几个行业的大型央企的利润,能够达到央企总利润的70%。这就意味着,这场豪华业绩报告会中也会有滥竽充数者,一些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仍需要提高。
普通的老百姓更愿意追问一句,国有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如何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有数据显示,3年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共支出1861.4亿元,其中68%用于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和重组改建,19%用于灾后重建,6%用于扶贫脱困,只有不到1%的部分和社会保障有关。大型国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撑着国家的半边天,肩头也自然要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赚来的钱要更多回馈社会,而不应当成为集团内部私分的肥肉。
去年海外并购380亿美元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公开透露,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增长趋势十分显著,2010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达到创纪录的188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约380亿美元。其中,原材料行业并购为67宗,能源电力行业也达18宗,分列海外并购活动数量排行前十位行业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另有风投集团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企业并购无论完成案例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较2009年有所上升。报告称,在并购交易完成金额方面,能源、金融、制造业三个行业分列前三位,其中,能源行业占比39%,居各行业之首,并购金额达344.55亿美元。而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能源、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382、258和229起。
两份互相印证的数据只在佐证一个事实,资源行业仍占据海外并购的主导地位,而我们更期待看到的现象是,更多的高科技中国公司的能够崛起,并走上海外并购之路。
去年烟草行业利税6000亿元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最新消息,2010年烟草行业的销售利税收入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高于2009年的5130亿元。一份报告说,与烟草相关的健康成本去年达到了近620亿元。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是中国的头号“杀手”。如果控烟不力,中国吸烟致死人数或将大增。到2030年,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将突破350万,比2005年的120万人高出两倍多。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国在2011年1月9日前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承诺终归泡影。在许多国家日益意识到烟草的巨大危害后,一步步出台更为严厉的禁烟措施,但禁烟行动举步维艰,这是为何?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禁烟宣传活动轰轰烈烈,但各类香烟也卖得红红火火。这真是让人觉得矛盾的一个产业。还让人觉得矛盾的是,国家专门成立烟草局控烟禁烟,可是烟草的所有税收收入都要上缴给国家烟草局。
北大造就79个亿万富豪
新鲜出炉的“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以造就了79个亿万富豪而高居榜首,这也是北大连续3年问鼎中国“造富摇篮”。清华大学有70人,名列第二。浙江大学有66人,名列第三。复旦大学有46人,名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有30人。调查显示,拥有大学教育背景富豪企业家在IT业、制造和医药等高科技行业的“创富优势”远高于其他行业。
曾有媒体盘点过影响中国投资界的大学圈子,粗略地梳理后,发现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里的大量优秀人才的教育背景都集中于十数所国内高校,有点类似武林帮派,如人大的“江山”、北大自由联、清华“哥们儿”、上财的上海滩、厦大“葛家军”、北工商期货大鳄家族……大学造富稳定增长,也许跟校友圈不无关系,但对于一个历史断层明显,缺乏富豪俱乐部传统的中国来说,校友圈或许正在扮演一种集聚和传承的效果,当今没有人否认社会资源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汪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