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晶晶)今年春节,陕西省黄陵县69岁的王民政打算做些兔子面塑,送给家里的娃娃们玩。如今,这些面兔子提前摆在了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的大厅里。1月20日至25日期间,“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市百货大楼等大型商场进行。此次活动选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100个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河北蔚县剪纸,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北京彩灯,山西闻喜花馍等,为久居城市里的人们提前送来了传统“年味儿”。
黄陵面花是流行于陕西黄陵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人们习惯用面塑的各种动物、花卉来代替祭典用的三牲。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民政说,如今这一习俗依然保留着,每年7月到12月,他就要开始准备下一年的面花产品了,这些订单主要来自西安和延安等地。
在传统节俗被逐渐淡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挥春节等众多传统节日的地位和作用,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曾有专家指出,对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可以通过激活民俗的方式实现,如过节时老百姓自发制作面花、贴年画,通过对这些传统技艺的继续使用,保护它们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