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周二晚21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阐述他在未来两年里的施政纲领。由于目前民主、共和两党在施政路线上的深刻分歧,华盛顿政治圈因此把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以及可预见的共和党反应,看作是2012年美国大选议题的预演。
把“就业机会”放在头号重要位置
此次奥巴马国情咨文的核心议题是“创造就业机会”。据媒体提前获得的国情咨文纲要视频,奥巴马说:“我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务是确保美国的竞争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他雄心勃勃地表示,美国将是世界“最具创新能力”、“最具竞争力”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
此间有分析指出,奥巴马把“就业机会”放在头号重要的位置,目标直指美国2012年的总统大选,因为“就业”将毫无疑问地成为2012大选年民主、共和两党的中心辩题。
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振兴乏力,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历史高点。2010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中,执政的民主党丧失了国会众院的多数议席,在参院的多数优势也被大大削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选民对高失业率的不满,以及对奥巴马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
在去年中期选举期间,“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不平衡”等议题之所以被热炒,就是因为一些政客、制造业行会以及利益集团将矛盾外引,把美国高失业率与“中国议题”挂起钩来。预计在2012美国大选年,有关中国的议题仍将被两党政客所“青睐”。
削减赤字:共同目标 两种路线
如何减少日益逼近上限的巨额债务,削减财政赤字,同时确保美国经济增长获得足够的动力,这是美国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当然也是民主、共和两党的共同目标。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两党存在巨大的分歧,可以预见,这种分歧也必将成为2012大选年两党辩论最激烈的议题。
上周五,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的国债首次突破了14万亿美元大关,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4.53万美元。而美国国债的法定上限是14.29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仍然保持这一上限的话,奥巴马政府现在能够发的国债已经不足2900亿美元了。
不过,一旦政府骤然缩减支出,可能会导致经济失去动力、失业率增长,这是奥巴马政府和美国选民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应对这一困局呢?奥巴马在国情咨文纲要中概而化之地表示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使联邦政府“瘦身和变得更灵巧”。他没有具体说明如何“负责任”,但据此间民主党议员表示,奥巴马在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铁建设)、研发、教育等领域开支扩大的既定政策不会有什么变化。问题是,这些都是共和党人坚决认为要大幅削减开支的领域。
去年2月,奥巴马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美国债务规模触顶,奥巴马政府游说国会,对有关国债规模的法案进行了修改,由12.4万亿美元的上限提高到14.3万亿美元。不过,当时是民主党控制国会两院,如今共和党已经控制众院,这一上限能否进一步提升?
降低债务规模,削减赤字从根本上讲只有两条道路:增加税收或减少开支。在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这两条道路都很难行得通,这面临着选民的巨大阻力。奥巴马目前的施政路线与此恰恰相反: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
共和党本周已经开始在众院“鼓捣”一个法案,要求对政府支出进行“立即和大幅地消减”。这一法案直接针对奥巴马,因为法案将意味着美国刚刚通过的“医改法案”以及奥巴马扩大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面临着被推翻的危险。奥巴马政府耗费一年半时间所取得的“政绩”将被颠覆。
美国内政专家认为,两党斗争还是妥协,结果将在今年春夏之交显现,届时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考察这一结果:政府是否还能正常运作?国债规模上限能否得到提升?
从两场战争中撤军能否如愿
奥巴马将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的承诺:今年年底是所有美军撤出伊拉克的时限;而今年7月是美军撤出阿富汗的开始。按照理想状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平稳的情况下,美国顺利向伊拉克和阿富汗交接政权和安全责任,美国保住了花大价钱获得的战略利益。
结束共和党执政时开始的两场战争,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对奥巴马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不会再有美军士兵不断地在中东丧命;军费开支也可能得到节省,并用于其他地方,比如美国现在和未来的战略重心亚太地区。但如今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混乱政局,是否能够如奥巴马所愿在今年就会企稳呢?
国情咨文:执政党的游说宣传
“国情咨文”是美国执政党的年度施政汇报。按照美国惯例,美国总统每年年初结合国内外形势在国会作年度报告,阐述政府的施政方针,被称为“国情咨文”。
美国在开国初期就有了“国情咨文”这种形式。《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应随时向国会报告联邦情况。”“联邦情况”后来演变成了“国情咨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国情咨文”已经变成“总统驾驭与国会关系的一个基本手段和发挥国家领导作用的有力方式”,特别是电视直播的出现,使“国情咨文”从“空洞的政策演说演变成一项重大的游说宣传”。
如今围绕2012年大选,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已经“提前进入竞选状态”,围绕国情咨文的斗争也因此具有了“选战”的色彩而备受关注。
本报华盛顿1月25日电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