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名校“造富榜”扭曲大学价值本义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黄  冠  万 一  王  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26日   08 版)

    不久前在网络上公布的一份“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称,在1999-2010年各类富豪榜的“亿万富豪”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造就了149位“亿万富豪”。这一消息持续引起网民热议,甚至有不少网民误将“产生‘富豪’多少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

    名校“造富”,猛一看,像是倡导“知识创造财富”;细一看,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和片面了。中国出现富豪,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名校或知识直接促成的。社会财富迅速向一部分人集中,需要诸多机缘巧合,仅有名校出身或知识,并不能必然造就“亿万富豪”。

    硬把“富豪”与名校相连,其中并非没有“水分”。据报道,截至2009年年末,国内个人资产上亿元的人数达5.5万。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先从名校毕业后成“富豪”的?有多少人是先成“富豪”后到名校镀金的?有多少是名校与“富豪”两厢情愿授予学位的?实在不好说。新浪湖南长沙网友TANGFEI89621就表示,所谓清华、北大培养的“富翁”,其中不少是富了之后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的经管去镀层金。

    更为重要的是,名校的社会价值,不在“造富”而在创新。当前,我国一些大学正在进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虽然路径各不相同,但能否建成的关键要看大学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社会建设者,能否以科研创新、学术成果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塑造精神的殿堂。因此,渲染名校“造富”,甚至还排出一个“名校造富榜”,实际上是误导舆论,有可能把中国高校与世界名校的比较误导到比谁出的富豪多这条错误的轨道上。

    作为名校,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造富”,而是其学术贡献与国家投入是否成正比,社会期望与国际影响力是否成正比。衡量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是其造就多少“富豪”,而是培养了多少学术精英、多少学科大家,以及科研成果对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说得再具体点,中国高校如果真要排个榜比比高下,应该把能够诞生多少个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甚至诺贝尔奖得主作为衡量指标。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黄  冠  万 一  王  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26日 08 版

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
名校“造富榜”扭曲大学价值本义
团甘肃省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团吉林省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老百姓春节餐桌安全
江苏青年企业家聚会盐城
温家宝就政府工作听取上访群众意见
团中央书记处举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多项便民措施助2.3亿人平安出行
我想有个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