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去年以来,珠海团组织紧紧围绕高校、企业和社区等工作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共青团覆盖和服务青年的有效路径,借助“青年联络员、团建指导员和专业社会者”三支队伍,初步形成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
青年联络员:搭起服务青年新平台
尽管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但珠海大学城内社团招新的现场还是吸引了上千名学生前来“围观”。攀岩协会、街舞协会、无线电协会……为了吸引眼球,各家社团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个团旗迎风飘扬的“摊位”格外醒目,摊位上方还挂着“团在你身边”的横幅。守摊的几位,是团珠海市委前不久刚刚“任命”的青年联络员。
团珠海市委认为,克服城市共青团工作资源不足、人员有限等困扰,更好地履行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团员骨干和各行业优秀青年代表首先应成为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2010年9月,团珠海市委将全市100多名团代会代表、团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调动起来分成多个小组,围绕“团在你身边”这一主题,每个小组根据负责区域和覆盖人群的特点设置服务项目,然后定时定点送到青年身边。
活动当天一大早,团市委委员、珠海市委组织部的干部吴权伟就来到大学城社团招新活动的现场。作为一名“青年联络员”,他所在的第11小组负责联系的是高校集中的大学城片区。小组的9名成员,分别来自党政机关、银行、企业和大学,社团招新的现场正是他们可以与青年进行亲密接触的绝好机会。
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吴权伟细致耐心地向一名想报考公务员的大四学生传授了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直到这名学生满意而去。
“能当场解答的问题,我们就当场解答,解答不了的,我们就记下咨询者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把问题带回去交由更专业的组员去跟进。”吴权伟告诉本报记者,看到大学生从开始看到团旗时的好奇到走到摊前试探询问,再到满意而去,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在他看来,这种方式让他找到了和青年沟通联系的途径,拉近了团干和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有需要的青年得到了来自团组织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一天下来,吴权伟和他的队友们共接待了40多名前来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大学生,而类似的活动,吴权伟已经参加了3次。
团建辅导员:掀起非公企业团建潮
从市领导手里接过“团建辅导员”的聘书,中山大学珠海分校旅游学院的姚加瑜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要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团组织,接下来,我还要把自己在实战中得来的团建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们。”
2010年暑假,在团珠海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姚加瑜等70名来自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团干部一起,在非公企业聚集的珠海南屏科技园掀起了一场以“走进企业、服务青年”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团建潮。
虽然之前已接受了相关团建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但真正走进企业提出成立团组织的想法时,姚加瑜和她的队员们还是遭遇了“被拒绝”的尴尬。借助一场篮球友谊赛,他们才最终顺利建起了第一个非公企业团组织。在随后的团建实践中,他们还总结出“开门见山谈建团——有需要时派问卷——有条件时搞活动”的一整套经验,并成功在企业里建起33家团组织。
在团珠海市委书记赵伟媛看来,近12万人的大学生队伍,是一支珠海开展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可以依仗的全新力量。“在校大学生与企业青年员工年龄相仿,话题兴趣爱好接近,他们走进企业开展团建工作,不但能利用自身的知识帮助企业青年员工提升自身素质,也能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架起全新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在企业和员工间形成良性的成长发展态势。
而大学生参与团建工作所迸发的热情和能力也让赵伟媛惊喜不已,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70名大学生深入园区内500多家企业,以问卷、面对面座谈等方式走访企业负责人和青年员工上万人,并根据企业状况和青工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团建方案。大学生团干的到来掀起了园内企业的团建高潮,活动结束时,园区内成功建团的企业已达200多家,覆盖园区4万多青年员工。
前不久,团珠海市委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聘任仪式,首批参与非公团建的70名大学生受聘成为珠海市的首批团建指导员。“接下来我们将建立一整套的团建指导员选拔、培养、聘任和考核机制,实现团建指导员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推动珠海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新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赵伟媛说。
专业社会工作者:延伸团组织服务手臂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也是目前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点之一。
与团珠海市委“结识”前,毕业于武汉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王春林曾在大学和多家企业从事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熟悉人力资源市场。更难得的是,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充满热情,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因为这一点,王春林得以和团珠海市委相识、相知,2010年,在珠海团组织的全力协助下,王春林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珠海市导航青少年职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民办非企机构,全力承接团珠海市委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相关工作。
王春林告诉本报记者,一年来,导航青少年职业发展服务中心已投入了10多名市场人员,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快速推进珠海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各项工作,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发展并签订有效的见习基地企业70家。同时,他们还联合市区两级人力资源中心、高校及企业,举办了6场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了4855个岗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他们提供的岗位信息精准、为大学生们准备的职前测评和辅导到位,参与见习、实习的1205名大学生中,有956人最终被用人单位正式聘用。
在社区青少年服务事务上,团珠海市委同样也探索出一条社会化、专业化的工作模式。借助珠海市被广东省列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城市的契机,2009年,团珠海市委、市青年联合会和青年志愿基金会联合发起成立了全方位服务青少年成长的机构——珠海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并在香洲区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成立了“工作站”,以此尝试和探索团组织承接政府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新路径。
康宁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刘水方告诉记者,这个以“服务机构民办化、服务流程制度化、服务方式专业化、服务经费社会化”为主要特色的工作站成立以来,由专业社工常驻在社区,他们带领志愿者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方式方法服务社区青少年。截至目前,这个工作站已走访服务对象1900次,展开社会活动12场,完成服务个案13例,受到社区群众和街道社区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