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3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天津大学奖助学金评定规则透明注重过程

从“人人服气”到“人人争气”

特约通讯员 张天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31日   08 版)

    “对评比结果我是心服口服。大家同台展示,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方面很明显,如果让我选,我也选别人不选自己。所以基本每次统计票数时就猜到结果了。要是我评上了,那就不叫公平了。看到那些优秀同学的展示,我更清楚自己日后努力的方向了,这种收获是巨大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名普通学生的奖学金“获奖感言”实实在在。在今年的评奖评优进程中,他先后参加了三项奖学金的终评展示,直到第三次才获奖。

    近年来,天津大学在招生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大额奖助学金的获奖人数、奖金数、人均获奖金额均逐年递增。为使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真正实现奖励优秀、资助困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天津大学建立了“奖助学金评审发展工程”。

    评选由学生唱主角

    目前,大部分高校评审奖学金的办法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完全依据学习成绩排名,分数由高到低形成优先次序;另一类是“按图索骥”,老师比照奖学金评审条件,“认定”哪位同学更合适。因此很多学生并不关心奖学金评审工作的过程,“如果有我的奖学金,老师会找我填表的。”获奖学生名单贴在橱窗公示、征求意见也成了一个“程序”,对评选条件、评选规则都不明晰的评选结果,学生也无从质疑。

    天津大学开展奖学金评审工作依靠“两个基础”。 一是以学生个人总结为基础,学生要申请奖学金,首先要撰写全面的个人总结,并上传至天津大学网上“资助奖励系统平台”。二是以学生自主评价为基础,学生们以“实名打分”的方式自评、互评,得到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奖学金评比的主要参考指标。此外,天津大学还搭建起 “三个平台”,即“工作管理平台”、“学生展示平台”和“优秀示范平台”。其中“学生展示平台”的运行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2010年9月25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团委在天津大学求实BBS上发布《化工学院奖学金评定委员会招募学生评委》的公告,宣布“化工学院奖学金评定委员会面向化工学院全体同学招募30名学生参与奖学金评审”。化工学院全体大三、大四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均可报名,其中25人要求曾经获得过校级三好学生及以上奖励者,其余5人条件不限。2010级硕士研究生魏颖应招通过面试,并竞聘成为化工学院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首任秘书长。

    魏颖介绍说:“所有奖学金的评选条件都按类别公布在网络平台上,同学们可以随时查看,自主申报。团委老师会对网上申请人进行初评筛选,入围终评的同学数量大概是获奖名额的1.5倍。之后就由我们接手,进入展示环节。”

    这个展示环节即“学生展示平台”,是指入围的学生逐一结合PPT做一次3分钟以内的发言,对自己本学年度的学习、社团工作、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介绍。魏颖说:“现场的学生评委手中都有一份评分表,上面列有每位候选人的学业成绩及排名,综合测评成绩及排名,以供参考。最终的获奖结果完全由学生评委评定并当场公布。所有展示是开放式的,学院学生都可以旁听、监督。”

    困难学生求学无忧

    2010年7月,全国3000多名高考考生陆续收到了天津大学录取通知书,与通知书一起寄送到他们手中的还有一份“北洋励学金新生专项申请表”,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先行将申请表以及家庭困难情况证明寄回天津大学。各学院团委老师对其情况进行审核和评定,新生贫困生在入学前就能得到第一笔资助。

    助学金、励学金是专门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设立的,但在某些高校,助学金、励学金的分配方式是“吃大锅饭”,助学金平均分配,所有申报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一份。对于有些学生来讲,这一点点钱是杯水车薪;但有些学生却顶着“贫困生”的头衔,手机、MP3、笔记本电脑,一样都不少。

    为使真正有困难的同学通过资助成长成才,天津大学推行“一级申请,三级认定”的程序。学生提出申请,并提供家庭困难情况证明,班级组织所有同学对申报同学依据困难程度进行排序,这是第一级;学院团委老师逐一与申报学生谈心,准确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是第二级;全校范围内的平衡是第三级。每年进入“天津大学贫困生数据库”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20%,其中8%认定为特困生,12%认定为一般贫困生。等级不同,资助力度也不同。

    摸清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助学金的评审工作有了基础。在天津大学,每年大概有4000余名学生获得助学金,金额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实现了“时间上覆盖全程,范围上覆盖全体,入学前资助与入学后的资助体系无缝对接”。困难学生摆脱了每日忙于兼职、为维持生活而苦苦奔波的窘境,他们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在助学金的发放阶段,天津大学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颁奖大会。通过介绍助学金的由来、设立初衷,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如果条件允许,还会邀请助学金的资助单位、创始人亲临现场,向学生送上鼓励和期望。大会同时安排获奖同学代表发言,分享成长经历,以促进学生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天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曲海富说:“我们希望每一位获得助学金的同学都能自立、自强、诚信、感恩。” 

    受助者争做争气的“资助者”

    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内,天津大学本、硕、博每一笔奖学金获奖者的确立都经历了自我展示环节。全校17个学院分别组建了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他们评选评定了天津大学年度学生奖学金103项,获奖学生达5369人,参加展示学生25000余人次。至今,还尚未收到质疑奖学金评选工作公平性的投诉或意见。

    对于奖学金评审方式的改革,学生们少有地给出了很高的正面评价。打破老师“评判”学生的旧模式,学生评审更公平。而由普通同学自己评选出获奖者,也更具有示范教育意义:“看过很多优秀学长的展示之后,才知道差距究竟在哪里,日后要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经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学,从前只注重学习的同学认识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社团里的骨干更加注重学业成绩的提高。比起评奖,文法学院的学生更看重展示后的“共话奖学金”环节。针对不同奖学金的侧重点,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有时也会参与展示环节,评审结果公布后,大家并不急着离席,评选会转为座谈会,大家共同点评各位同学在展示环节的表现。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从某个专项奖学金的设立说起,谈到往届获奖学生的杰出表现,从社会人才需求导向等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奖学金的评审工作是一种方向的引领,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成长成才的启迪。而助学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则更具长效性。目前,天津大学已经先后成立了13个爱心社,这些爱心社都以奖、助学金的名字命名,比如“曾宪梓爱心社”,所有获得“曾宪梓奖学金”的同学自动成为社员,直至毕业离校。爱心社的学生们不仅是受助者,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名“资助者”。 正如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所说:“务实勤勉,自育育人”。

    材料学院2007级本科生蔡海是“中海油爱心社”的一员。他成立天津大学赴马场街市民学校支教服务队,对市民学校老年学员进行英语辅导;参与“中学校园巡讲”活动,与中学生交流学习经验;连续两年参加“爱心家教”行动,为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提供义务家教;暑假期间他还到贵州铜仁地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支教、调研。现在,蔡海已经获得学校的支教保研资格,将赴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一年的支教工作,之后回校继续读研。对于大学生活,蔡海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我感觉自己已经有力量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做些事,帮助别人也好,回报国家也好,总之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机械学院2008级本科生于星星的母亲是一位残疾人,父亲也已年逾60,爷爷年迈多病,家中兄妹三人都在读书。入学时,于星星获得了“思源励学金”(每年4000元,连续资助四年),因此他也成为“思源爱心社”的一员。2010年9月,于星星向学校提出申请,停止接受思源奖学金的连续资助,将资助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于星星说:“我现在已经可以自食其力了,还有很多低年级的同学很困难,就把这些钱给他们吧。”这样的感恩奉献,也在天津大学全体学生中传递。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刘万鹏,将奖金中的5000元捐赠给了学校为贫困学生设立的北洋励学金。

    在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委主办的“饮水思源,励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中,受助学生代表发出倡议:毕业十年内,将所受资助全额回馈给社会及母校的公益事业。所有曾接受过国家及社会资助的学生庄严宣誓:“今日天大育我如春风化雨,他日我必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担国家兴衰之重任,扬北洋盛名于千里,不辱使命,发愤图强,心念社会,争做先锋!”

特约通讯员 张天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31日 08 版

从“人人服气”到“人人争气”
春节送温暖 请听农民工子女“原生态”发言
重庆:志愿者陪伴留守儿童共度周末
“自讨苦吃”的共产党员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与团北京市委将合作共建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让爱心接力成为永恒时尚